中华子孙还是台湾子民? 透视候选人的两岸光谱
2019年5月29日(德国之声中文网)首先,民进党的两岸立场最为清晰。 两位有意参加总统选举的参选人,现任总统蔡英文和前行政院长赖清德,都与对岸划分清楚的界线,自觉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虽然蔡英文和赖清德都主张台湾是独立政权,但是两人在对外交涉的态度上却仍然有差异。 蔡英文用词谨慎,在国际场合时,她常用“台湾”自居,配合国际上对台湾的俗称。 但以台湾民众为对象的2019年元旦讲话当中,她把“中华民国”和“台湾”两个名词组合在一起,变成“中华民国台湾”,以便配合台湾岛内不同的身份认同。
然而在某些支持台湾独立的人眼中,蔡英文的作法太过保守,他们更支持曾以“务实的台独工作者”自居的赖清德,期望赖清德更强硬的对抗中国。 赖清德公开表明自己的“台独”立场,被中国定义为绝不能接受的政治人物,中国官媒环球网甚至呼吁政府用“反分裂国家法”对赖清德发布全球通缉令。 虽然环球网的愿望最后并没有成真,但是这种程度的要求多少呈现了中国官方对赖清德的看法。
国民党重点放在经济
相对于民进党,另外一个台湾的主要政党,也就是1945年随着蒋中正迁移到台湾的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其两岸政策却模糊许多。 国民党很少公开批评中国,也很少完全迎合中国。 虽然现在有意参选总统的国民党政治人物有八人之多,但是他们在两岸立场上面的差异,并没有像蔡英文和赖清德那样显著。
成功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蒙志成向德国之声解释,这可能是因为国民党在台湾内部打选战,赢票重点不在主权:“在乎主权的人,会把票投给民进党或是无党籍。 国民党是以经济诉求取胜。 ”
他补充,两位民调成绩最好的国民党参选人,现任高雄市长韩国瑜和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在经济方面有非常清晰的路线差异:前者对象在中产阶级以下的民众,农林渔牧产业;后者强调产业技术、国际链接,针对中产阶级以上的民众,虽然人数较少,但是有开创性。 他认为朱立伦和王金平,虽然也有提出经济政策,但是没有引起重视。
“中华民国”的存在问题
虽然国民党的主力不是两岸牌,但是多位候选人仍然有两岸立场上的微妙差异。 在了解国民党的身份认同之前,需要爬梳二战之后的那段中国历史。
国民党是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创立,历经多次改革,打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之后与中国共产党交战,在1949年退到台湾。
以这一年作为分水岭,两岸的历史解读就走上不同的道路。
国民党延续着“中华民国”的国号,在台湾实施治权。 在中华民国改由直接民选政府后,国民党依然以政党的形式继续存在政坛。 就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71年以后普遍获得国际认可为代表“中国”的政权,但是国民党不愿意承认它的正当性。国民党不认为自己战败了,战争也仍未结束。
另一方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视角出发,“中华民国”在1949年10月1日那天就已经结束。 中国不只是在教科书中明列这一定义,更颁布《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要求国内媒体在提及1949年10月1日之后的台湾地区政权,都要使用“台湾当局”或“台湾有关方面”,不能使用“中华民国”,一律不使用“ 中华民国纪年”,其他涉及国家主权才能拥有的政治称谓,也一律转化为不具有国家意义的词汇。
然而,虽然如此,中国政府却仍然默许国民党在台湾内部使用“中华民国”这个词汇。 政治大学国关中心主任丁树范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国民党认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即便国民党的“中国”与共产党的“中国”意涵不同;另一个原因是,国民党使用模糊策略,还在中国政权的容许范围内。
国民党的“模糊策略”
蒙志成认为,从苏起2000年创造九二共识,到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一路以降 ,国民党的策略就是模糊化。 “让这个东西讲不清楚说不明白,基本上你不能说我是台独,因为我支持一中 ,我还是坚持中华民国;我也没有卖台说中华民国不存在。 ”
但是,中华民国这个名词,不同政治人物可以赋予比较偏向与中国融合、或是比较偏向与中国分离的解释。 例如,韩国瑜说“一中各表,一中是中华民国”。 郭台铭说“一中各表,各表是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由此可见,两人拥有共同的出发点,强调的却是不同的重点。
韩国瑜的主张大抵延续了前总统马英九等国民党人的定位,靠着模糊中华民国与中国的界线,来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默许空间,又不会得罪台湾内部的民众。 反观郭台铭却违背国民党的常态,开始往清晰化的方向走去。
丁树范说:“郭台铭的一中定义走向,是一种血缘族群的概念,在一中底下有两个政府。 这个东西处理不好,很容易走向华独或是B型台独吧,就是说中华民国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没有关系的。 ”他说,这不是中国乐见的,所以朱立伦在郭台铭之后,才会立即出面澄清。
可能是因为感受到对岸的压力,另两位政治明星朱立伦、王金平都表示有意愿与中国政府签署“和平协议”。 然而朱立伦在“亲美和中”的主张下,只是点到为止,没有进一步推行下去。 王金平却一再强调,签署和平协议是为了“让台湾可以争取足够时间和生存空间”。
成大政治系副教授蒙志成说:“但如果我来评断,和平协议只是提议人的主观的乐观主张。 ”他说,在中国的立场,战争早已结束,是因为外国势力的干预,国民党才能继续在台湾存续。 只要美国继续卖武器给台湾,中国就会认定是外国势力干预,就不会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前提是台湾不能够再买美国的武器、美国也不能卖武器给台湾,只有这样,他才能承诺放弃用武力,才能达到签订和平协议的目标。 ”
“模糊策略”的终点
最后,成大副教授蒙志成认为,国民党的模糊策略已经快要走到尽头。 一方面,随着美中的对立关系逐渐升高,美国已经开始表示希望台湾站清楚界线。 另一方面,习近平在2019年1月2日的《告台湾同胞书》四十周年纪念讲话上,明确的把“九二共识”定义为“一国两制”,看起来也像是对模糊策略失去耐性。
蒙志成说:“前总统马英九执政,采取模糊化策略,反而是台湾人认同最高的时候,一举突破六成多。 等到蔡英文,或陈水扁的时候,台湾认同就下降了,中国认同就上涨了。 ”他认为,习近平预估2020年很可能是国民党的候选人当选总统,但他不乐见马英九时期的民意变化再次重演:“那么这个时候他(习近平)必须在更早的时间,2019年1月2日发表这个谈话,去框限未来与国民党合作的目标。 以承认“九二共识”当作对谈前提,所以国民党符合条件,但是谈话的目标,就开始要讲一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