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赖清德指“国会改革法案”恐违宪 将声请释宪

2024年6月24日

台湾总统赖清德24日发表就任后首次敞厅谈话,针对近期引发争议的国会职权修法。赖清德指,该法案有违宪之虞,盡管他已完成签署并将于今日公布法案,但同时也将声请释宪及暂时处分。

https://p.dw.com/p/4hPtQ
赖清德24日宣布针对国会改革法案提出释宪声请。图为今年1月13日,赖清德在总统大选结果出炉后发表胜选演说(资料照)
赖清德24日宣布针对国会改革法案提出释宪声请。图为今年1月13日,赖清德在总统大选结果出炉后发表胜选演说(资料照)图像来源: Carlos Garcia Rawlins/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过去几週以来因“国会改革法案”引发朝野攻防与社会分歧,总统赖清德週一(6月24日)上午于总统府“敞厅”发表就任以来的首次敞厅谈话

赖清德表示,他已依据宪法完成签署立法院先前三读通过的《立法院职权行使法》和《中华民国刑法》修正案,并于24日公布法案。不过他也宣布将向宪法法庭声请释宪以及暂时处分,欲透过宪法法庭确认该项修法的合宪性及正当性。

赖清德主张:“立法院这次修法,除了在审议程序引起社会高度疑虑,相关规定更对宪法的权力分立和制衡原则,造成危害风险。”

他也强调,他反对的是“国会扩权”,而非国会改革,“国会理当改革,但不应该任意扩权。改革国会的方式更应该合法、合宪”。

赖清德指出,立法院的调查权不能侵害司法权和监察权,更不可侵犯人民隐私权、营业秘密以及“不表意的自由”等基本权利。

对于总统到立法院进行国情报告一事,赖清德则质疑有“扩张宪法赋予立委权力”之虞。他认为,此次修法内容将总统国情报告“义务化”、“即问即答化”,企图改变台湾宪法对责任政治的设计,且混淆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的制度。

赖清德称:“只要在合宪、合法的安排下,我愿意到立法院进行国情报告”,重申该项国会改革修法有违宪疑虑,“身为总统,我责无旁贷,必须善尽职责,采取行动”。有媒体问及,若在野党要求总统赴立院报告如何回应时,赖清德表示应该等到释宪结果后再做决定。

国民党、民众党齐声批评

针对赖清德的敞厅谈话,民众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黄国昌召开记者会批评,赖清德呼吁在野党在释宪结果出来前“不宜贸然采取行动”,是否“真的把自己当太上皇?”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则批评,赖清德公开称国会改革法案违宪,“是否认为自己是大法官?”并质疑由民进党政府提名的大法官“敢忤逆吗”?

国民党党团总召傅崐萁亦反驳有舆论称,国会改革后的调查权会被用来调查台积电、企业商业机密的说法,澄清只会请“与政府官商勾结的厂商”前往立法院,听证调查也仅针对涉及弊案的企业。

目前台湾15名大法官都是由民进党籍的前总统蔡英文提名。傅崐萁在记者会上呼吁称,要大法官“拿出皇后的贞操、司法的良心”判决;赖清德则表示,大法规虽由总统提名,但是经过立法院行使人事同意权通过。赖清德强调,释宪结果不得而知,但“无论释宪结果为何,朝野都必须尊重且接受”。

图为今年5月21日,反对国会改革法案的群众聚集在立法院外示威抗议(资料照)
图为今年5月21日,反对国会改革法案的群众聚集在立法院外示威抗议(资料照)图像来源: YASUYOSHI CHIBA/AFP

“国会改革法案”为何引发争议?

这项备受争议的“国会改革法案”是由在野的国民党及民众党、共同提出的一系列国会职权修法,内容涉及:总统国情报告、藐视国会罪、人事同意权,以及调查权与听证权。

支持者主张,该法案能令国会更有效监督政府,并指控民进党立委“议事杯葛、暴力干扰”,将国会改革与中国挂勾“抹红”;反对者则认为,法案可能导致立法院扩权、甚至滥权,并指控审议程序未经充分讨论,要求撤回。

自5月中旬以来,法案引发立法院朝野的激烈肢体与口角冲突,导致多名立法委员送医,并有多次数以万计的大规模群众聚集在立法院外示威抗议,要求撤回法案。

最终在国民党与民进党立委的人数优势之下,法案仍于5月28日三读通过。行政院随后以条文窒碍难行为由,提出覆议,但本月21日,立法院针对覆议案表决,最终投票结果仍维持原决议。

 

(综合报道)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