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评:以色列准备做出“痛苦的让步”

2003年4月14日

以色列总理沙龙4月13日在接受以色列“国土报”采访时强调,他准备作出“痛苦的让步”。他说,以色列同巴勒斯坦达成协议可能比人们预想的要快。伊拉克独裁政权的垮台为加速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创造了机会。以下是本台记者菲利普发表的评论。

https://p.dw.com/p/3UXD
一个巴勒斯坦人的国家迟早一天要变为现实图像来源: AP

沙龙在谈话中并不太迟疑地说,一个巴勒斯坦人的国家,迟早有一天会变成现实。以色列不可能把长期统治另一个民族作为自己的任务,这已经超出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道德力量。这样的话出自这位现年75岁的以色列总理之口,的确很不寻常。至今,人们听到的大多是与此相反的论调。也正是因为沙龙的一贯立场,很多人认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迟迟没有能回到谈判桌旁来,是沙龙政府的责任。

沙龙显然意识到,伊拉克战争将彻底改变这一地区的形势。这一改变并不是布什所宣称的民主化的潮流,而是朝着解决巴以冲突的方向发展。经过这场战争,美国进一步失去了阿拉伯世界的信任,华盛顿必须尽一切努力,重新赢得失去的信任。而最适合的表现机会莫过于推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谈判。


以色列对四方“和平进程时间表”不满意

一项旨在促成巴以和解的计划数月前就已经出台了,不过还没有公布细节。按照这份所谓的“和平进程时间表”的计划,巴以双方必须停止以任何形式使用武力;以色列应从其在巴勒斯坦抵抗运动期间占领的地区撤军,并不再在上述地区建造新的定居点;按照该计划,还将在3年内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人的国家。

这一计划是在由美国、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共同参加的中东和平问题四方会议上产生的,因此得到较为广泛的国际支持。这一点自然让沙龙感到不快。不过从计划出台至今他还不必为此大伤脑筋,因为当时伊拉克战争在即,而沙龙认为,只要战争还没有结束,他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沙龙:内部反对,巴勒斯坦怀疑

现在看来,正是这场战争使解决巴以冲突问题显得必要和紧迫起来。经过同华盛顿的密切合作,沙龙现在不会站在反对布什的立场上。沙龙作出让步的姿态,已经激怒了他政府内部的政治伙伴,而巴勒斯坦人则仍然持怀疑态度。

他们的怀疑是有理由的。即使沙龙现在首次公开触及这一话题,但和解的前提条件并没有因此而改变:首先必须停止暴力,双方坐下来谈判;接下来是以色列撤军,巴勒斯坦则放弃对1948年中东战争的难民返回原居住地的权利要求;然后,在将来某一天才是建立巴勒斯坦人国家。虽然这些条件每一条听起来理由都很充分,但过去以此为基础寻求和平的努力却都失败了。而正因为这样,人们才更难以想象,解决这一问题在今天会变得容易。更何况在抵抗运动中已有数千名巴勒斯坦人丧生。

因此,沙龙的讲话更应该被理解为以色列在伊拉克战争背景下的表白:面对和平提议,以色列必须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而目前华盛顿要求以色列做的,暂时也不过仅仅是说一些动听的言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