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访德日记(3)-网友L.H.

2002年10月30日

纪念德中建交30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了一些热心网友的来稿。在此我们试着刊出网友林华提供的访德日记。欢迎广大网友继续提供对德国的感受性的文章和意见。

https://p.dw.com/p/2nHt
啤酒之都慕尼黑图像来源: AP

2000年7月26日
告别柏林,告别善良的敦克夫妇,我们乘火车南行。与敦克夫妇第一次见面就能感觉到他们的善良亲切。敦克先生以医生的职业敏感关注着每一位朋友;敦克夫人灿烂的笑容写满了内心的真诚,令人感动。看得出来,这几天紧张的日程把敦克夫人累得不轻,但她脸上的笑容仍旧如故。
下午5点多到达慕尼黑车站,汤若望协会会长泰森先生和慕尼黑分会主席凯尔舍先生已等候在此。
慕尼黑在12世纪内的800年中,一直是拜恩王国的首都所在地,至今仍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弗拉温教堂是该城的标志性建筑。慕尼黑又有"村庄里的城市"之美称,因法律规定所有建筑不许超过弗拉温教堂的高度(100米),高楼大厦不多,绿化很好。慕尼黑还有"德国第二首都"之称,作为巴伐利亚州的首府,也是州文化、经济中心,这里有著名的啤酒厂和西门子等大公司,同时也是德国第一号度假圣地。慕尼黑啤酒节更是载誉全球。
年消费200公升啤酒的巴伐利亚人该是什么性格的人呢?凯尔舍先生在我们相识的第一个晚上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进旅馆安顿好后,凯尔舍先生带我们在夜色中参观慕尼黑市中心区。他恨不能在这几个小时里让我们把慕尼黑看个明白,不停地介绍,加带许多的逗趣和玩笑;不停地穿街走巷,市政厅、教堂、剧院、酒馆、旅店凡是能进的地方,他都带我们进去;遇到不便参观的地方,他也会想方设法找关系让我们进去。

在大剧院门口遭拒绝后,他一人进去,居然从里面带来一位会说汉语的小伙子,让他领我们在后台走了一大圈。此时,前台正在演出的歌剧还没有结束。当他带我们七拐八弯地走进一家古老的大啤酒馆时,热烈的气息扑面而来,座无虚席的酒桌边,一公升的单耳大酒杯和高高的直立杯都盛满了新鲜的啤酒,欢声笑语之外就是碰杯声。不经意间,舞台上身穿巴伐利亚民族服饰的乐手开始演奏,人群随之击掌,也有人离开座位跳了起来。凯尔舍先生一把拉过我,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与凯尔舍先生相识只不过几个小时,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巴伐利亚人的热情、豪放和充满活力的特性。和快乐的人在一起,愉悦由然而生。

2000年7月27日
一早,泰森和凯尔舍先生陪同我们到郊区圣心教堂参观访问。一位白白胖胖年轻的神父Jereuias Schoder在火车站等候我们。知其为汤若望协会会员且略懂汉语,我多少有些吃惊。
圣心教堂是德国耶稣会的总部,像一个小小的社会,有学校、图书馆、教史展览、医院、餐厅、洗衣房,还自己的经济实体:农场、畜牧场、小机械修理厂等。神父对中国佛道等寺庙坐等香火钱的作法不欣赏。耶稣会辖下有20多座教堂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延吉。他们还在延吉投资700万马克建工厂和医院。这位小伙子就到过延吉。
对于以自己的青春和才华甚至生命献身宗教事业的作法,大多数人不太理解。可是我想,就他而言,这也许是最好的人生选择。因为他的信仰在此,他热爱的事业在此。实际上,与人类发展史相伴而生的宗教同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其生存发展必有一定的合理性,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也离不开宗教文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主持该堂的神父特意会见了我们这几位中国朋友。
(补记:该堂主持近期升任罗马梵帝冈副主教,年轻的Schroder神父成为圣心教堂600人的主持。)

2000年7月29日
几天前,泰森先生专程从亚琛过来陪同我们访问,今天,他送我们到法兰克福,再只身返回亚琛。火车上,泰森先生细说个人历史,特别讲述了二战时期,年青的他作为一名德国士兵在莫斯科郊区面对黑夜、寒冷、饥饿、恐惧、伤痛的经历。虽然在他从军为纳粹服务期间没有开枪击伤任何人,但这段经历仍是刻骨铭心不能释怀的。

泰森先生也反复提及近十几年来,他多次访华看到中国的日新月异。早就知道泰森先生及其汤若望协会的朋友们为德中友谊做了许多工作,但对他们的了解十分有限。今天一番长谈,对先生不辞辛劳从事德中友好事业的初衷有了更多的认识,对汤若望协会朋友们的中国情结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对中国的友好之情真是令人感动,对此我将永远心存感激。
在法兰克福机场,泰森先生执意要送我们走入候机厅才肯离去。分别时,大门外老人关注的目光、瘦小的身影使我禁不住热泪盈盈。我频频回头,但却没有跑回去拥抱老人,再道一声感谢。我真后悔!
德国朋友对中国的友好之情我将永志不忘。
此外,德国之行还有一个深切地感受:德国人民珍惜自然,自然也给予了无私的回报,他们就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我们行程所经的广袤的德国大地上,几乎不见一处裸露的黄土地,仅此一点就让我羡慕不已。我注意到,周末,人们在绿色中享受阳光,悠闲地散步、读书,放松身心,陪伴他们的是大自然永远清新华丽的图景。

德国人民能够有如此优秀的生活质量是与他们的生活态度紧密相关的。以严谨认真闻名于世的德国人,其环保意识除去法律规范的内容之外,在生活细节中处处可见:分类垃圾箱、再生卫生纸、节水马桶、农田的喷灌设备、商店的纸包装袋、人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崇尚节约的习俗正是这些深入人心的环保意识和作法,才有德国大地的长青。
我相信,人类只有与大自然建立了完全和谐的关系,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甜美和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