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英媒:上海大学疑搜集校内LGBT学生清单

2021年8月30日

继上个月多间中国大学院校的LGBT学生社团微信帐户遭停用后,上海大学更传出在搜集校内LGBT学生的清单。相关讨论在微博上引来上万名网友转发,然部分贴文已遭删除。

https://p.dw.com/p/3zewr
CHINA-GAY-RIGHTS, Homosexuelle in China
7月才经历校园内性少数社团微信帐户遭停用的中国LGBT社群,如今又遇到上海大学传出要建立LGBT学生清单的消息,其言论空间正逐渐被缩紧。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英国《卫报》週日(8月29日)报导,上海大学传出通告,要求校内各学院列出LGBT学生的名单,并调查他们的政治倾向与心理状况。这篇据传为上海大学的内部文件已在中国及海外的社交媒体被广泛转发,但上海大学并无对外证实,也没有回应《卫报》的询问。

根据中国记者江亚玲在推特上发表的截图,该文件并非以正式公文方式书写,内文表示“根据有关要求......请学院反馈所掌握的LGBT学生信息。”文件对于LGBT的定义进行阐述,指该词除了狭义上指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族群外,“也可广泛代表所有非异性恋者。”

该文件要求学院上报校内 LGBT 学生的性别、学历、思想状况及心理状况,细项则包含了学生的政治立场、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人生规划,以及有无心理疾病状况等。

美国学术月刊《外交政策》副总编帕默(James Palmer)在接受《卫报》访问时说:“我认为这项调查并非一场基于恐同立场上的迫害行动,而是为了要满足(中国)体制在识别与监视(民众)上的需求——尤其是针对那些潜在的异议份子。”

《卫报》表示,这篇文件在微博上流出后获上万次转发,但最早发布这篇文件的贴文已遭删除。美媒Sup China报导,这篇贴文被删除前,最多人按赞的一则网友回复写:“出柜与否是我个人的决定,不是我的义务......如果我不愿意说,请给我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自由。”

外界担心,这项消息将进一步压缩中国LGBT族群的言论空间,根据《卫报》,也有法律专家在微博上质疑,这项调查是否违反中国将在11月起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长期关注中国LGBT议题的学者指出,中国教育界之前就有过加强管控校内LGBT学生的声音。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龙大瑞(Darius Longarino)在推特上表示,中国教育界月刊《高教论坛》今年一月号的杂志中,一名上海政法学院的学者陶树果就曾撰文研究中国大学LGBT族群。他在文中鼓励学生干部收集关于LGBT学生的信息,并呼吁辅导员“帮助非生理性同性恋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家庭观”。

龙大瑞推测,所谓“非生理性同性恋”指的是“伪同性恋(pseudo-gay)”理论。这项理论认为部分人为“后天”而非“先天”的同性恋,并指这类人可以透过转换疗法变回异性恋。

中国LGBT空间不断缩减

《卫报》报导,一直到近几年,中国校园里还有着相当具有活力、且不断成长的LGBT社群。但随着中国政治与社会环境转变,中国LGBT正逐渐被边缘化。而中国唯一的性少数年度盛事“上海骄傲节”也在2020年举办完后宣布就此停办。

在制度面上,中国LGBT社群也面临打压。《立场新闻》报导,今年初就曾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其后中国国务院教育部回复,将藉此要求教师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

7月时,包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10多间中国大专院校的LGBT校内社团微信公众号无预警遭停用。对此,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一篇社论中表示:“LGBT在现阶段的中国不应追求成为一种高调的意识形态,以这种方式来改善自己面对至亲以及在小圈子里的困境是曲折而且无益的。每个人都要有随遇而安的释怀能力。”

(综合报导)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