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日中首脑会晤:岸田文雄对地区安全“严正关切”

2022年11月17日

11月17日,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曼谷举行了面对面的会谈,这是三年以来,两国举行的第一次首脑会晤。会谈当天,朝鲜又进行了一次短程导弹试验。

https://p.dw.com/p/4JfjU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7日下午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谈。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7日下午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谈。图像来源: Jiji Press/AFP/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首脑会晤开始前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中日两国都对地区安全与和平富有责任,因此他希望能同习近平开展"开诚布公"的对话

本周一,参加巴厘岛G20峰会的中美两国领导人就缓解两国紧张关系举行了会晤。日本共同社报道称,岸田有意以首脑会谈为契机,促进重振因新冠疫情和美中争霸而陷入停滞的日中关系。能否缓和紧张局势并实现自己倡导的"构建具有建设性的日中关系"成为今后的焦点。

岸田文雄在曼谷对记者表示"中日两国间有很多机遇,但同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忧虑。我必须要说的是,我会敦促中国做个负责任的国家,另一方面,中日也必须在可能的领域内开展合作。"

首脑会晤开始前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这是两位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届时将就中日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中日互为近邻,同为地区重要国家。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双方应顺应潮流大势,坚持和平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受历史和领土争议的影响,中日关系摩擦不断。图为争议焦点之一的钓鱼岛(日方称为尖阁群岛)。
受历史和领土争议的影响,中日关系摩擦不断。图为争议焦点之一的钓鱼岛(日方称为尖阁群岛)。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dpa


长期以来,受历史原因以及领土争端影响,中日两国间摩擦不断。今年八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之后,中国随即发起大规模军演,据称有弹道导弹落入日本经济水域,双边关系由此进一步恶化。

过去几年当中,中国不断对台湾施压,快速扩张军备,并以强势姿态对待亚洲其他邻国,令日本极为不安。2019年日本的国防白皮书中,已经将中国列为日本的主要对手。
本周四(11月1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曼谷举行会晤。共同社报道称,双方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契机,就面向关系稳定化而携手合作达成了一致。岸田要求日中作为大国共同对国际社会和平与繁荣负有重要责任。岸田还表示,希望与习近平一起发展双边关系。

在谈到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和台湾问题时,岸田表达了关切,再次指出了“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岸田指出“日中关系存在各种各样的合作可能性,同时也直面众多课题与悬而未决问题”。他还强调双方努力加速构建具有建设性且稳定的关系很重要。他也向习近平转达了日本政府在人权问题以及中国拘押日本人问题上的立场。

日中首脑会谈结束后,有媒体向岸田文雄询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和台湾问题做出何种回应。岸田回应称:“由我讲述对方如何回应在国际会议的场合是违反规矩的。”他还说:“侵略乌克兰一事是我提起的。详细对话不便透露。”

中国外交部发表的新闻稿中指出,习近平在会谈中表示,中方愿同日方一道,从战略高度把握好两国关系大方向,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习近平强调,双方应该以诚相待、以信相交,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总结汲取历史经验,客观理性看待彼此发展,将“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体现到政策中去。历史、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涉及两国关系政治基础和基本信义,必须重信守诺、妥善处之。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接受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干涉中国内政。

习近平说,在海洋和领土争端问题上,要恪守已经达成的原则共识,拿出政治智慧和担当妥善管控分歧。“两国应该着眼各自长远利益和地区共同利益,坚持战略自主、睦邻善邻,抵制冲突对抗,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外交部对外通报称,中日双方就稳定和发展双边关系达成五点共识: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变,也不会变;尽早举行新一轮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积极评价今年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系列活动;尽早开通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共同肩负维护国际地区和平与繁荣的责任,加强国际地区事务协调合作,努力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日首脑会晤开始前数小时,朝鲜又进行了一次导弹试验。岸田文雄表示:"在朝鲜问题上,我表达了对中国扮演积极角色的期望。"

上一次,中日首脑间的直接会谈在2019年12月举行,当时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北京会晤了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

(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

© 2022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