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伦敦又接警告

Peter Philipp 2007年6月30日

本周五(6月29日),伦敦警方及时挫败两起汽车炸弹袭击企图。此事表明,百万人口城市伦敦随时会遭遇恐怖分子的袭击,欧洲其它大城市也不例外。正因如此,人们有必要进行认真的思考,采取审慎立场。

https://p.dw.com/p/B7we
伦敦严阵以待图像来源: AP

周五,英国警方人员在首都伦敦的两个地点挫败两起汽车炸弹袭击计划。恐怖主义组织基地成员有可能是此次伦敦未遂汽车炸弹事件的幕后策划人。

事发之后,几位评论员使用了“巴格达来到伦敦”的表述。在作案凶手尚未被捉拿归案之前,人们只能做出各种推测。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便是:英国已成为恐怖组织的袭击目标。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姑且不论,英国国内就生活着许多心存不满的穆斯林,两年前,伦敦地铁炸弹爆炸案的作案人就是在这些不满的穆斯林中招募的。-无论是英国与美国一道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英国军队进驻两河流域的伊拉克,授予拉什迪以爵士头衔,还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被任命为中东国际四方特使,抑或是英国在广大穆斯林世界的殖民统治历史,恐怖分子均有各种理由将英国作为自己的袭击目标。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伦敦未遂汽车炸弹案不是国内居民所为,而更多体现出基地网络组织的手笔,尽管基地成员始终获得当地人的帮助。引爆装置的制作方式也证实了这一点。网页上甚至登出了明确的警告,伦敦将成为袭击的目标。显而易见,作案时间绝非偶然-布莱尔将手中的接力棒转交给英国新首相布朗才刚刚过去几个小时、伦敦地铁炸弹爆炸案事发两周年纪念即将到来之际。

汽车炸弹案得以阻止实属偶然。但这也与英国居民的谨慎与小心是分不开的。密布的视频监控系统将有助于捉拿凶手。而安装录象监控系统则在德国遇到了来自多方的强大阻力。就好象人们从未在保护个人隐私和避免恐怖袭击之间进行过认真的思考。

人们不妨以英国为榜样:尽管视频监控装置无法阻止血案的发生,但至少可以起到恐吓作用,而且有利于凶手的侦破。与此同时,英国也没有人夸大事实,煽动恐慌情绪,就如同德国不久前所经历的一幕-那时不同的官方机构都接到了遭受恐怖袭击的危险警告。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加大的危险之中。无论在伦敦,柏林还是在巴黎或阿姆斯特丹。只要猖狂之徒不放弃他们的狂热,人们就无法预防他们的行为。我们只有采取审慎立场,才能防患于未然。尽管我们有时难以避免牺牲和损失,但只要我们不听命于恐怖分子的摆布,不因此而自乱手脚,那么作案人就已在与我们的第一轮博弈中败北。

但“审慎”并不只意味着,有毅力承受一切,也包括不采取过激的预防措施。不同党派的政治家们,包括德国的政治家们往往容易将建立一个受到完全监控的国家作为抵制恐怖主义的有效手段。出于担心遭受暴力袭击的目的安装和使用视频监控装置不失为正确之举,但如果走到了使自由社会受到限制的那一步,则无异于对恐怖分子缴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