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喀布尔攻克一年:阿富汗和平与稳定仍然渺茫

2002年11月13日

攻克喀布尔对20余年来饱受战乱之苦的阿富汗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以往数十年的苦难经历清楚地表明,没有政治解决方案辅佐的军事胜利,无论胜者是哪一方,都不能给阿富汗带来真正的和平。合理的政治解决方案务必保证阿富汗各民族都能获得发言权。

https://p.dw.com/p/2ph2
阿富汗:百废待兴,道路坎坷图像来源: AP

北方联盟在进驻喀布尔以前同塔利班和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分支战斗达数年之久。他们经济困难,装备不足。塔利班的宗教和民族清洗政策给阿富汗造成了巨大危害。北方联盟在对手面前却显得力不从心,毕竟他们的军事力量太薄弱了。

9.11事件发生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扭转。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不仅将追究恐怖袭击嫌疑人本.拉登的责任,还包括为基地恐怖分子提供藏身之地者的责任,从那时起,塔利班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美国和英国用炸弹将基地组织赶出了阿富汗,将塔利班赶下台,并明显削弱了它的力量。国际社会将为阿富汗构筑一个和平的未来视为己任。毋庸置疑,不能让北方联盟独自掌权。德国在此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阿富汗四方共识就是去年12月初在德国波恩的彼得斯贝格达成的。

在此共识的基础上,阿富汗临时政府于去年12月22日开始工作。但政府的权限,同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一样,仅限于喀布尔及其周边地区。此外,部分阿富汗人将这个政府视为一个亲美政府。在政府组阁时,已经注意尽可能普遍地吸收阿富汗各民族,党派和地方宗教势力的代表。尽管如此,一些部落仍难免对自己受冷遇而牢骚满腹。

促成彼得斯贝格共识的外部因素包括: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美国的决心以及阿富汗邻国的妥协。此外,以往的痛苦经历也是促使各方作出妥协的一个因素。这是长期以来首次在外界的压力和督促下出现的阿富汗各方共同构筑一个新开端的现实机会。

然而,喀布尔攻克一年之后,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却仍然非常渺茫。塔利班虽然已经被打垮,但原教旨主义势力却在阿富汗实现了重组。在这些人头脑中,美国的目的是企图颠覆他们的国家,他们并且反对建设一个民主,世俗的阿富汗。因此,他们总体上拒绝美国和西方在阿富汗的存在。这些反对势力中包括被打败的塔利班,他们至今仍然对卡尔扎伊领导下的过渡政府实行武装抵抗。此外,还包括来自其他伊斯兰党派的原教旨主义势力。他们将民主世俗的法制国家的追随者视为伊斯兰教的敌人。

民族主义者极力为这些势力撑腰。他们认为在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公民社会是自己的失败。原教旨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的抵制是阿富汗实现稳定的最大障碍。

相伴而来的还有经济和社会问题。今年上半年,阿富汗被迫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约1百60万难民的遣返问题。在暴力和战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百多万人的遣散问题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然而,数十年来在巴基斯坦和伊朗难民营中艰难度日的难民们却把国家目前的相对和平状态看作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开端。

武装权力斗争,今年9月初刺杀卡尔扎伊的行动以及喀布尔近期发生的爆炸事件都表明,建设一个公民社会的道路是坎坷和漫长的。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希望,阿富汗人民能够寻找出一个各民族平等共存的有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