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社会

哪些国家更好地走过了疫情

2021年7月12日

新冠病毒在哪里夺走了更多生命?哪些经济体为抗疫付出了沉重代价?对公民的生活做出了严苛的限制?专制比民主体制更高效吗?德国《明镜》周刊尝试根据公开数据拼出一个更完整的答案。

https://p.dw.com/p/3wMnQ
Ganz Spanien erneut zum Corona-Risikogebiet erklärt
图像来源: Joan Mateu/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明镜》的对比分析囊括了全球154个国家自2020年1月以来的相关数据,从超额死亡率、GDP变化、公共生活受到限制的规模以及疫苗接种进度几个方面衡量各国应对新冠危机成功与否。 

超额死亡率 

由于一些国家官方统计的新冠死亡人数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很多较为宏观的研究采用超额死亡率,即一个时间段内实际死亡率与预期死亡率的差距,作为判断疫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因为许多国家并不统计超额死亡率,《明镜》使用的数据,源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汇总的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各国统计数据,以及《经济学人》杂志以此为基础制作的一个计算模型得出的结果。 

比较显示,在由21个国家组成的参考组别中,超额死亡率最低的是挪威、台湾和丹麦,均为负值,中国排名第四,德国第五,美国排名13位,印度15位,最靠后的是俄罗斯、保加利亚和秘鲁。 

分析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在欧洲呈现明显的东西差别,原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和东南欧国家以及俄罗斯的超额死亡率远高于其它欧洲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在初期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防疫措施,较好地度过了第一波疫情,但在第二波和第三波疫情到来后却行动迟缓、犹豫不决,结果是那里的死亡率已超过受第一波疫情重创的意大利和西班牙。 

Indien Noida | Coronavirus | Krematorium
新冠疫情使印度的超额死亡率升高图像来源: Sunil Ghosh/Hindustan Times/imago images

公共生活停摆 

抗疫措施在多大程度上造成公共生活停摆,以及对疫情的发展有多大影响?牛津大学的研究者就此制作了一套“严格指数”(Stringency Index),来比较各国防疫的松紧。 

在《明镜》挑选的21个对比国家中,中国在措施严格程度上名列第一。得出这样结果的一个原因是,该指数没有区分限制措施是全国统一实施还是仅限于部分地区,而中国各地的小范围封城措施绵延不断。印度位列第三,德国排在第9位,美国第13位,台湾则是采取限制措施最少的,只在今年6月以来变得稍为严格。 

比较显示,选择较为“温和”的防疫路线,避免对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过大影响的国家,如美国、瑞典和瑞士,其新冠死亡人数也相对较高。 

经济受挫 

在《明镜》比较的21个经济体中,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新冠危机的影响,并体现在2020年GDP增长低于预期。中国减少了3个百分点,美国减少5%,德国减少了8%,印度更是降低了14%。连抗疫模范生新西兰的GDP增长也低于预期6%,唯有台湾一枝独秀,反而增长了1%。 

比较发现,疫情严重程度与该国的GDP下降幅度并不完全成比例,但如果政府的限制措施温和,对经济的影响也较小。 

Taiwan Covid-19
台湾近两个月来才实施较为严格的封禁措施图像来源: Walid Berrazeg/Hans Lucas/picture alliance

疫苗接种 

从长期看,控制新冠最有效的途径是普及疫苗接种。到今年6月底,英国已有66%的居民至少接种一针疫苗,在参考组21个国家中比例最高,德国的比例为55%,排名第4,高于美国的54%,中国一剂接种率达到43%,位于中游,新西兰(15%)和台湾(8%)排名靠后。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的排名,《明镜》给作为参考的21个国家算了一个总分。丹麦名列第一,台湾和新西兰位居第二、第三,德国、中国和美国分别排在第6到第8位,排在最后的是南非、印度和秘鲁。 

如果看完整的全球154个国家排名,榜首是芬兰、卢森堡和挪威,台湾名列第5,新加坡和日本紧随其后,德国排在第21位,中国第36位,美国第42位,印度排名149。 

与美国相比,中国在死亡人数和国民经济损失上,都明显更低。但分析也指出,无法得出专制政府比民主政府在抗疫中更有优越性的结论。尤其是在亚洲,台湾、日本和韩国抗疫表现都很突出,它们都是现代化的民主政体。同时它们也有岛屿和半岛的地理优势,不过随着德尔塔变种病毒的传播,加上民众疫苗接种比例偏低,上述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防疫优势可能不再。 

 

(明镜在线) 

© 2021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