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要合作不要对抗
2007年10月30日过去几个月,从中国被指责采用网络间谍方式窃取德国商业机密,到中国产儿童玩具全世界范围内被召回,再到近期的中欧钢铁贸易冲突。一阵阵“不和谐”的声音敲打着中欧关系。专家们认为,中欧关系在三个方面面临着挑战。
中国触碰欧盟利益
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负责人何尔斯拉格(Jonathan Holslag)认为,能对中国与欧盟关系构成最大挑战的是中国顽固的贸易保护主义。何尔斯拉格指出:“中国政府对新一代民族工业采取很多补贴减税等扶持政策,有助于扩大出口。” 现在中国经济繁荣的程度逼近欧洲经济的领先地位,欧洲经济的竞争力相对减弱了。“另外欧盟本身没有跃入经济现代化同时缺少政治凝聚力,也是其竞争能力减弱的原因,” 何尔斯拉格补充说,“现在看来最糟糕的结果就是,欧盟可能重新回到贸易保护主义的老路上去。但这样做对欧洲长期利益来说却是有害的。”
优柔寡断损害外交成果
布鲁塞尔中欧论坛专家莱克勒克(Carmel Leclerq)认为,欧盟在国际外交诸多方面的影响会随着中国影响的扩大而变小。中国已经摒弃了之前一贯外交内敛的做法,它所采用的热情而友好的经济政策开始破坏欧洲在世界的利益,比如在对待朝鲜和苏丹的策略上中欧是完全不同的。
莱克勒克表示:“和中国那种采用开放和灵活态度解决国际问题的魅力攻势相比,欧盟却在一些事务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态度,而没有设法将潜在的力量转换成现实的影响。”他认为,欧盟不应该试图破坏中国在国际外交中与日俱增的影响力,而是应该设法通过壮大自己而实现一种健康的平衡。
人权问题上的分歧
人权问题始终是中欧关系中一个重要的争执焦点。“欧盟希望中国做出真正的让步。之前做出的承诺已经到了该兑现的时候。北京方面应该根据国际协议改进民权。”亚洲人权观察员蒂尔(Jonas Tiel)说。
一位在中国复旦大学教授欧洲政治的教授却认为,欧盟应该对中国的人权问题给予更多的耐心。中国民主化的道路正在进行中,只不过进展很慢。他说:“人权、自由、民主之类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并没有被提及,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反对它。过去几年中国的情况已经很大程度地改善了。虽然还不像在欧洲那样完善,在一定的时间里它将会实现。”
未来的合作方式
专家们相信,龙是无法被关进笼子的,而欧盟也不应该轻易尝试。即便是在美国的协助下限制或者排挤中国的做法都会对国际经济稳定造成破坏性影响。唯一的方法是将中国看为国际政治经济“游戏”不可缺少的参与者。
对于在2008年或者2009年签署中欧合作伙伴协定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相互信任。如何同中国在政治自由、经济不平等以及自由化等问题上达成一致,也是未来18个月观察中欧关系未来的重要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