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龍應台新作打開記憶黑盒子

2009年9月19日

1949年對台海兩岸是歷史上重要的一年,國民政府遷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形成兩岸分治的局面。在今年屆滿一甲子的時間點,作家龍應台最近發表新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以許多小人物為主角,打開這段華人記憶裡的黑盒子。龍應台希望,這本書能促進台灣內部的瞭解,讓有些創傷,能夠溫柔的被治療。

https://p.dw.com/p/JjYd
圖片來源: AP

醞釀了十年,閉關400天,尋訪了台灣的大街小巷、也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作家龍應台的新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以誠實的態度,重新回顧1949年國民政府兵敗撤離到台灣,改變全球華人命運的年代,打開這段華人記憶裡的黑盒子。

龍應台說,自己是帶著深情與謙卑在寫這本書,她要以文字來向父母那一代人致敬和告別,更要以文學的方式來面對這段執政者害怕面對的歷史。她希望提醒現代年輕人,由於這些長輩們經歷的痛苦,我們現在才能享受和平的生活。龍應台說:"面對那個大的歷史,面對長輩他們所經過跌倒的地方,每個坑、每次流血的地方,我心裡有非常謙卑的感覺,就是我們在和平長大的感覺,你顯得特別優雅、開闊、國際視野,其實全部都是因為前面有這些人,他們曾經經過什麼樣的痛苦,給了我們這個和平的土壤。"

從自己家族的故事說起,龍應台尋訪了十一位歷史見證者,從他們的眼光,架構出這段歷史書裡不曾寫過的歷史。書裡的主角,有在新幾內亞戰俘營倖存的游擊隊長、有參與接收台灣的士兵、還有被抓去大陸參加國共內戰,後來變成瞭解放軍的台灣原住民。另外,台灣總統馬英九的母親秦厚修、作家白先勇、企業家林百裡等人的故事也都成了龍應台筆下的生動題材。

龍應台說,外省人1949年來到台灣和本省人共同生活,組成命運共同體,但彼此卻完全不知道對方的情感脈絡,不懂對方的傷痛;她認為,有些創傷即使過了60年,記憶的黑盒子還是需要被打開、被治療,才能避免傷痛轉化成政治上的鬥爭:"你其實60年來從沒問過身邊那個人,他心裡最痛的地方是在哪裡。我們竟然湊合著60年,而沒有真正把整個邊緣化的蓋子打開過,我想說的是,你心裡的傷痛,如果沒有打開過,它永遠不會治療好,然後它就會惡化,轉化成政治鬥爭。"

1949對國民政府來講,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戰敗歷史。不過,龍應台卻說,她以身為失敗者的第二代為榮,正因為軍事和政治上的失敗,才造就了台灣六十年來展新的文明價值。龍應台表示,戰爭沒有勝利者,在中國大陸即將慶祝建政60周年、也是國民政府遷台60周年之際,她寫這本書,希望提醒某些人不要再有戰敗心理症候群,要面對、記憶60年來光榮的、值得尊敬的部分,跳脫歷史黨派爭鬥,給曾經為國犧牲的人應得的、遲來的尊敬。她甚至提醒,中國領導人胡錦濤也應該對人民說聲"對不起",對經歷戰亂的人民展現疼惜。

一九四九年,是一個重要的時代印記,在今年屆滿一甲子的時間點,除了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外,台灣以"一九四九"為主題的新書頗為多元,有的檢視一九四九年以來兩岸內部的變化、中美台關係的演變,以及政治舞台上來去的人物;有的邀請不同領域、世代和文化背景的人物,以第一人稱的紀實筆調,書寫他們的生命故事;有的則著墨於國民政府遷台的經過。

德國之聲台北特約記者尼爾

責編:苗子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