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首富李嘉誠退休 港人情緒複雜

黃穎
2018年3月18日

香港首富李嘉誠於近日宣佈將在5月正式退休,該消息在香港社會上產生熱烈回響。學者認為,公眾對李嘉誠評價是多角度的,滲透著複雜的情懷。

https://p.dw.com/p/2uY4Z
Li Ka-shing
香港首富李嘉誠於近日宣佈將在5月正式退休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P. Lopez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夏天便滿90 歲的李嘉誠,在1928年7月出生,祖籍廣東汕頭。1940年因二戰日軍侵華而隨父親從潮州逃到香港,從此與香港一起成長,見證香港經濟起飛,而他也成為香港首富,擠身世界富豪榜,寫下了一個不朽傳奇。他的商業王國,衣食住行幾乎全方位緊扣著香港人的生活命脈。儘管他退下的傳聞一直不絕於耳,然而,當上周五他親自公佈退休消息後,旋即在社會上產生熱烈回響。學者認為,公眾對李嘉誠評價是多角度的,滲透著複雜的情懷。

五十多歲的林溢強,四十年前從潮州隻身偷渡來港。那時候一窮二白,十多歲到碼頭當苦工。正當感懷身世時,一位老工友鼓勵他說,有一個他的同鄉名叫李嘉誠,沒有念過甚麼書,卻經過刻苦奮鬥成為香港首富。他於是充滿激勵,把李嘉誠當為偶像。其後他開始當起小販、賺了錢便經營工廠, 現在是一間大企業的老闆。自言奮斗的力量來自李嘉誠。到了今天,他仍然對李嘉誠充滿敬意,認為他是香港人的驕傲。

然而,林的兒子俊賢對李嘉誠的看法卻是南轅北轍。林對德國之聲表示,兒子對李嘉誠做生意的手法很反感,除了地產霸權,還有衣食住行都被李嘉誠誠壟斷了,批評他甚麼都要"賺到盡"。為何住在他企業興建的屋苑便一定要光顧百佳超市?其他小商店、超市完全生存不了 ? 為何住他的樓宇就一定只可以光顧他旗下電訊公司的上網服務?另一方面,近十數年長實推出的樓盤質素更是惡評如潮,圖則的面積屢創新低,甚至出現巨大的窗檯、不能工作的工作平台等…..真是一切都要"計到盡、賺到盡"為止。

重要的象徵人物

Hongkong Skyline
李嘉誠在香港是一個重要的象徵人物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A. Wallace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鐘劍華接受德國之聲訪問,認為可以以傳奇來形容李嘉誠。鐘劍華認為,李嘉誠一生的事業成就,與香港大半個世紀的經濟發展連成一脈。隨著香港經濟逐漸起飛,李嘉誠也由一個普通人,經營塑料花廠丶然後涉獵地產。香港經濟騰飛,他也發了達,更成為香港首富丶擠身世界富豪榜。無論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丶以至在政治上也受到尊崇的地位,無疑是香港一個重要的象徵人物。

鐘劍華表示,要數李嘉誠最風光的時候,應該是回歸前後的歲月。那時候他的社會地位尊崇,著名文化人黃沾寫了《李嘉誠傳》,短短時間內翻印十多版也賣個斷市。隨著香港社會的轉變,李嘉誠雖仍是香港重要的代表人物,然而他的權威卻開始受到質疑,甚至被批評為地產霸權的代表。在現今年青一代心目中,失去了九十年代那種崇敬的地位。鐘劍華笑言,當年若表示將來想成為李嘉誠,會被認為是有志氣的表現。然而,到了今天,卻充滿著很多複雜情緒。從李嘉誠身上摺射出來的觀念改變,亦象徵著香港社會由尊重事業成就丶商業精英到現在對商業精英丶財富階層的觀感及判斷已經不同,社會更注重平等公義、以及政治權利等問題。

評價多角度

鐘劍華認為,現今公眾對李嘉誠的評價是多角度的,是複雜的。在公眾心目中,他的確成就非凡,惟對於他的成就也有不同詮釋,有些人認為他很有眼光,有些認為他長期跟政府當權者關係密切,有些人會認為他做了很多善事,也有些人讚揚他有國際視野等等;另一方面,當然也有很多批評聲音,包括指謫他所有生意也要"賺到盡"。然而,鐘劍華指出,社會儘管對李嘉誠有批評,也不至一面倒的負面,尤其是對他兩名兒子,相比起其他富二代,給人的感覺是進取低調,沒有包養小三丶玩女明星等行為。

鐘劍華強調,香港市民對李嘉誠,由上一代單純的一面倒尊崇仰慕,到現在社會普遍要求發財立品,與市民同呼吸丶同脈搏,所以他的言論未必能呼應基層市民的氣息。在政治上他的表態,例如他表示支持高鐵的"一地兩檢"政策自然難免受到批評。

難有第二個李嘉誠傳奇

浸會大學新聞傳播學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李嘉誠是香港一個重要的代表的人物,他由基層出,能夠找到自己發展優勢,亦在逆境時用有限資源實現最大理想。除了刻苦勤奮,他的眼光也為香港人津津樂道,當大家認為經濟不明朗的,他一些大膽個人見識,事後往往證明決定是正確。由塑料花丶到涉獵地產時,"六、七異暴動"時大家對市場看淡,他卻敢於投資;到併購和黃時的蛇吞象,反映他膽識一面,破了華資企業的記錄;此外,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他就北上,後來在大陸變賣資產,這些做法,可以說在香港商界起了帶頭的作用,反映他別具精明丶洞悉先機的眼光,並得到國際間認同。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李嘉誠被批評為地產霸權,做生意賺到盡,呂認為在商社會裡,經濟行為中少不免受到這樣批評,再加上社會有一定的仇富心態。呂指出,作為首富,儘管有一定的社會責任,在做生意之餘怎樣回饋社會,而李也有扶貧丶敎育上作出捐助。

呂秉權認為,隨著"李超人"退休後,香港將難再產生另一個像李嘉誠一樣的傳奇。隨著政治及經濟環境變遷,再加上中央政府對港的政策,不利於華資港商的崛起,反而在香港扶助中資企業。因此一個由零開始、白手興家的首富傳奇相信只能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