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雙管齊下 提升跨大西洋關係

2018年10月4日

怎麼和川普打交道?一年零8個月以來,德國政界一直在尋找一個良方。外長馬斯現在準備雙管齊下,兼當對手和夥伴。這能奏效嗎?

https://p.dw.com/p/35vTm
G7-Gipfel in Kanada
資料圖片:川普、梅克爾、馬克宏與杜魯多在G7峰會期間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Kappeler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知名DJ"Hell"和"Koze"亮相洛杉磯,柏林霹靂舞組合"Flying Steps"在巴赫音樂的伴奏下登上林肯紀念堂的舞台。來自經濟界、政界和學術界的精英聚首哈佛大學。舞蹈家在猶他州紀念碑谷表演熱氣球間走鋼絲。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行兩天民間活動,慶祝德美友誼。

這些都只是10月3日開始的美國的"德國年"之序幕。到2019年底,美國各地將舉辦1000多場活動,啟動300多個項目,加強德美之間各層面的交流。而德國外長馬斯也專程前往華盛頓參加開幕典禮。系列活動的主題為"在一起很精彩"。

在一起很精彩?過去幾個月登上頭版的德美關係新聞卻似乎與此相距甚遠。"西方完了","德美關係跌入谷底","跨大西洋價值共同體瀕臨深淵",僅僅是其中一些標題而已。

祖父來自德國卡爾斯塔特(Kallstadt)的川普让美德雙邊關係跌入低谷。在上周的聯大講話中,川普将德國推向了俄羅斯、中國、北韓或者伊朗這樣的他眼中的不友好國家之列。

德國外長馬斯當時和德國代表團一起坐在觀眾席上。從電視上,人們可以看到,川普讲話期間,馬斯露出難以置信的微笑,眉頭緊蹙,連連搖頭。三天後,馬斯自己站到了聯大演講台上。他雖然沒有對川普进行正面攻擊,但急切呼籲進行國際間合作,而不是各國採取單邊行動,並用"在一起第一"(Togehter first)來對應川普的"美國第一"。

"在一起第一" --這一點在馬斯8月中旬呈交給梅克爾總理的跨大西洋新方案中就已相當明確。他寫道,在那些以超越紅線的領域,德國應該成為對美國起到平衡作用的力量。他所指的首先是在制裁政策和貿易政策上。馬斯認為,歐盟應該站在平等的地位,堅守立場。他向德新社表示,"我們歐洲人不應該像兔子一樣坐在蛇面前,等著看第二天推文裡寫了什麼。"

但是,這位德國外長也知道,在其它領域,德國還要依靠美國,比如北約內部以及尋求國際危機解決方案。因此,在啟程前往華盛頓前,馬斯以明顯緩和的語調表示,"儘管我們並非在所有問題上持一致的政治立場,但有一點在我來看是明確的,德美友誼不可動搖。"

馬斯希望同時成為川普的對手和夥伴。這可行嗎?在執政夥伴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中,許多人對馬斯的跨大西洋方針持懷疑態度。馬斯本周二萬抵達華盛頓時,另一位在川普的問題上處理方式迥異的德國部長剛剛登上返回的飛機--衞生部長延斯‧施潘(Jens Spahn),一位徹頭徹尾的跨大西洋主義者,也是富有爭議的美國駐德大使格雷內爾(Richard Grenell)的好朋友。

法國總統馬克宏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英語)

這位躊躇滿志的基民盟政治家得到川普安全顧問伯爾頓的接見並非偶然。施潘認為,跨大西洋關係非常強大,無需新的方案對應川普时代。他說,"跨大西洋關係遠比發的推文要強大。"但在一點上,他和馬斯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利用德美之間自然的聯繫。畢竟,每7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稱自己有德國血統。德美之間有200對友好城市,美國依然是德國交換生最喜歡的目的地,遠遠超過其它國家。

施潘本周一訪問了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聽一些老兵講述了在德國的親身經歷。二戰後,曾駐紮在德國的美國士兵數量已經相當驚人-- 共計1700萬。

樂然 / 苗子(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