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雄心的目標難以實現

2012年5月18日

儘管中國政府大力扶持電動汽車,由於具體問題,雄心勃勃的目標難以實現。但專家認為,純電動汽車是解決中國環境與能源問題的唯一出路。

https://p.dw.com/p/14xG5
A model poses next to a new BYD e6 electric vehicle of Chinese automaker BYD Auto at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Auto Show on its opening day, Monday, April 20, 2009 in Shanghai, China. World automakers were launching 13 new models Monday as they converged on China's commercial capital for the show, a key showcase for the only major growing car market. (AP Photo/Eugene Hoshiko)
比亞德 E6圖片來源: AP

奧地利《新聞報》5月17日寫道:"無論是在豪華車還是中檔車領域,中國汽車製造商都不能與日本、韓國、 或美國同行競爭,為何不佔領一個新領域、在其中成為老大呢?所以中國政府近年來不惜代價努力幫助電動汽車取得突破。

"它用資金支持不僅讓本國汽車製造商獲得新技術,也鼓勵外國汽車公司研發模型。中國總理溫家寶親自宣佈目標,到2015年在中國馬路上應有50萬輛電動汽車在行駛,之後5年甚至應達到5百萬輛。

"然而,中國人將難以實現這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正如最新的麥肯錫研究(McKinsey-Studie)表明,中國2009年以來才賣掉6700輛電動汽車。這項研究的負責人柯明義(Axel Krieger)說,迄今為止,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尚未走出初始階段。

"儘管有目標明確的產業政策、堅實有力的購買刺激以及雄心勃勃的基礎設施擴建計劃,儘管有國家資助,購置電動汽車的價格依然比汽油車高出150%。柯明義估計,電動汽車要到2020年才能在經濟上有競爭能力。"

該報認為,"主要問題依然在於行駛距離短,儘管中國的汽車公司如比亞迪(BYD)在研發高效能電池方面居領先地位,迄今也未能製造超過160公里的電池,對中國的汽車駕駛者也沒有吸引力。另一個問題則是自己造成的,雖然政府在2010年要求中國汽車製造公司在充電插座上統一標準,至今卻沒有多大進展。

"在4月底北京汽車博覽會上兜一圈就可看出,插座各不相同,歐洲的競爭者反倒有很大進步。因此,在擴大基礎設施方面也進展緩慢,年內應在全國建立13萬個充電站,2011年才有16000個。"

"純電動汽車是唯一出路"

該報稱,"即使中國政府堅持電動汽車,能否達到真正的目標,總理溫家寶也承認不再有把握。外國公司也冷靜起來,德國的戴姆勒公司從2010年開始與比亞迪共同研製專為中國顧客量身打造的電動汽車滕勢Denza,應在2013年下半年投產。然而公司內部越來越懷疑是否好賣。"

文章指出,中國的產業政策還是有收獲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日益受到喜愛"。"然而這也只是過渡的技術,最終目標將是電池驅動的汽車,就像麥肯錫的馬羅尼(Christian Malorny)強調的那樣,對中國來說,純電動汽車是可以持續解決能源和環境燃眉之急的唯一途徑。"

"北京的外國人想起2008奧運年"

《每日鏡報》5月16日評論說,"北京的警察本周推出一個持續百日的運動,清查在中國首都非法居留的外國人。

"要查出犯了非法入境、非法居住和非法工作的非中國公民。採取這個強有力措施是在一名醉酒英國遊客在公共場合企圖強姦一名中國婦女一周之後。……這個事件在中國引起極大憤慨。"

該報認為:"這讓北京的外國人想起2008奧運年,當時有類似的監督,頒發簽證也更加嚴格。新的安全措施或許也和中共計劃今年秋季更換領導人有關。政治明星薄熙來令人震驚的垮台和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逃進美國大使館,都讓安全部門在今年倍加緊張不安。"

報摘:林泉

責編:李魚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