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陳雲林到台灣是送禮的

2008年11月1日

下周,有兩個重要的新聞將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一是美國大選,二是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問台灣。但對海峽兩岸來說,由於陳雲林是四九年後大陸訪問台灣的最高級別的官員,而且最近台灣內部面對陳雲林訪台產生種種紛擾,因此陳雲林訪台的安全和其他一舉一動,很可能將蓋過媒體對美國大選的關注。

https://p.dw.com/p/FlfJ
台灣的股市交易所圖片來源: AP

另外,中國在金融海嘯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本月十五日於華盛頓舉行的國際危機峰會上的作用,也成為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

針對陳雲林即將展開的台灣之行,香港《明報》本周發表報導,稱陳雲林親自為毒奶粉事件道歉是打「訪台親善牌」。報導寫道:「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下周一歷史性訪台,勢必觸動島內藍綠兩大陣營一場政治大戰,民進黨想藉反對陳雲林訪台轉移陳水扁弊案的公眾視線,重新凝聚綠營士氣,執政國民黨則希望突顯兩岸關係改進對台商和民眾的實利。據本報獲得的消息,陳雲林抵台後將做出兩個重要表態,以期化解民進黨的攻擊,同時送上連番厚禮,支持國民黨加強推動兩岸在經濟、社會及民生交往。」

報導寫道:「陳雲林將會在抵台後的正式歡迎儀式上,鄭重向台灣人民表達謝意,感謝台灣同胞在四川地震期間大力參與救災工作,展現了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情誼,其次,會代表大陸就問題奶粉事件對台灣人民造成的傷害致歉,並將協助健康受損的台灣消費者取得合理賠償。」

報導接著寫道:「大陸方面認為,台灣民眾還是很理性的,只要誠懇致歉,毒奶粉事件的影響是可以減輕,且陳雲林今次去是送禮,對備受金融及經濟危機困擾的台灣是雪中送炭,台灣民眾不見得會支持民進黨的激進抗議舉動。」

中國可支配外儲備沒有設想的那麼多

與此同時,《蘋果日報》針對金融海嘯中的中國動向,發表李怡的專欄文章。文章寫道:「中國手握1.9兆美元外匯,能為全球金融危機做些甚麼?有人建議,中國應利用其存款,在全球範圍收購一些便宜貨──比如一些瀕臨倒閉的外國銀行或大公司,又或者購買更多的美國政府債券,來顯示對全球金融體系的信心。然而,外界只知道中國公佈的外儲備總數,卻不知道中國外儲備的構成。人們隱約知道,中國外儲備中,三分之二是美元資產,其中大部份是美國國債。現時金融危機,美國無力償還國債,中國擁有的巨額美國債券,等於被綁死。因此,中國可以支配的外儲備,沒有設想的那麼多。如中國購買更多美國債券,那無異投入更多被綁死的外匯。至於收購外國廉價資產,既然外國有經驗的投資集團都不在這個時刻涉足經營不善的公司,缺乏經驗的中國為甚麼要這樣做?另外,2005年中國一家石油公司收購優尼科公司的經驗,也讓中國對收購外國敏感資產有戒心,當時美國國會的強烈反應,使中國公司退出競標。」

李怡的文章寫道:「中國為解決全球金融海嘯,可以做的事不多。但歐洲國家正準備在G20會議,力促「國際貨幣與金融體系進行有效和全面的改革」。這樣的改革,沒有坐擁最大外儲備的中國參與,顯然難以成事。所謂貨幣體系改革,其實就是要改變以美元為本位的貨幣體系。1944年7月,44個國家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佈雷頓森林開會,訂立了佈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從貨幣的金本位制,改定為新金本位制,即美元與黃金掛,美國承擔以官價兌換黃金的義務,各國貨幣與美元掛,實行可調整的固定率制度。這體系以資本、貿易、外匯的自由化為原則,而關貿總協定、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就是支撐世貿與金融的三大支柱。但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大部份國家就放棄了與美元的固定率,佈雷頓體系名存實亡,但美元仍主導世界經濟。這次金融風暴既發端於美國,歐盟就想乘機以歐元代替美元,主導世界經濟。」

文章接著寫道:「中國內部,對歐盟的建議,有「親美」派與「反美」派的不同意見。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斌表示,歐盟的建議是「不現實」的,「國際貨幣問題不是政府的選擇,而是市場的選擇」。「歐洲銀行在衍生品市場上槓桿比美國投行還高……歐元區經濟比美國更危險。」」

李怡的文章最後寫道:「有人認為,胡溫代表的「反美」派,是想利用全球金融風暴這個有利時機,迎合歐盟、削弱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以擺脫來自美國的人權壓力。因此,這是政治考量,而不是經濟考量。若從經濟考量,以歐元為主,排斥美元,擁有最多美元資產的中國,就會首當其沖成為受害者。金融海嘯面前,中共掌權者是經濟掛帥,還是政治掛帥?內部鬥爭將決定對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