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馬斯外長,羅冠聰比王毅更重要

2020年9月2日

德國外長馬斯以強硬立場為中國外長王毅的歐洲之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時評人長平呼籲馬斯外長更加重視流亡中的香港社運領袖羅冠聰的不懈抗爭。

https://p.dw.com/p/3hubO
Deutschland China | Außenminister Maas und Wang Yi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J. Macdougall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外長王毅在柏林與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會面,為此番歐洲多國訪問行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只不過,這個圓滿的標準不是由王毅外長和他所代表的中國政府制定,而是德國和其他民主國家所秉持的人權價值觀。

記者會上,馬斯外長展示出德國政府少有的強硬立場,呼籲中國撤回港版《國安法》,並要求香港盡快舉行立法會選舉。

馬斯也直截了當地談到了新疆人權問題,希望中方同意聯合國派遣觀察小組進入新疆。馬斯還宣佈,下周開啟德中人權事務對話,將涉及中國政府對新疆少數民族的壓制。

王毅呼籲不要干預包括香港和新疆在內的中國內政。顯然,馬斯認為這種老掉牙的說辭不值一駁。德國政府不僅要干預中國迫害人權的內政,而且還要干預它霸凌小國的外交。捷克參議院議長维特齊(Milos Vystrci)率領89人代表團訪問台灣,王毅威脅要讓他爾 "付出深重代價"。馬斯表示 "對於這樣的行為進行恫嚇,我們完全無法接受",稱他已向捷克方面做出團結合作的保證。

王毅上周在奧斯陸警告挪威 "珍惜健康穩定的"雙邊關係,不要把諾貝爾和平獎頒給香港的抗議者。顯然,挪威也會收到歐洲諸國團結合作的保證。正如《南德意志報》本周發表的一篇評論所言:"通往真正的歐洲團結之道路十分漫長,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條道路不會經過北京。"

德國總理梅克爾一向謹言慎行,而且長期受到來自企業界的壓力要求維護中國市場。在港版《國安法》和新疆"教育營"的問題上,梅克爾表現了不恰當的沉默,讓很多德國人和歐洲人的人權價值觀受到冒犯。直到上周,她終於表態歐中不僅要談可以合作的話題,例如氣候變化,也要談存在分歧的難題,例如香港問題。

China Wuhan 2019 | Angela Merkel, Bundeskanzlerin
梅克爾對中國向來小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Kappeler

馬斯外長與王毅在記者會上的交鋒,一掃梅克爾留下的陰霾,重新贏得人們對德國價值立場的信任。

在這裡,我希望馬斯外長更進一步,請正在柏林忙著街頭抗議及會晤議員的香港流亡活動人士羅冠聰抽出一點時間和您面敘。假如這次來不及安排,那也應該趁機約一個時間。

德國依賴中國的單邊敘事

王毅來訪之前,三名德國議員已致信馬斯外長,指出中國正在網路等各種場合"大力宣傳貶低民主體系,試圖通過歪曲事實、虛假陳述、金錢利誘等手段,在歐洲散播極權主義敘事。"

中國在最新版本的極權主義敘事中,把自己打扮成"抗疫模範生",帶著"作業"來讓西方國家"抄寫"。但是,正是這個裝扮讓中國政府顯得更加可疑。且不說所謂抗疫成功是以不顧百姓死活的封城和嚴格的媒體管制與政府不透明運作為前提,單是王毅一再對病毒起源的辯解,以及連已經對中國政府俯首聽命的世衛組織派出的兩名專家,在中國呆了三周都沒有能夠去武漢,就足以讓人明白這份"作業"是多麼的可怕。

王毅外長自然也不會放棄商業誘惑的老辦法。與大外宣成就相比,中國市場恐怕才是很多德國人對中國人權迫害保持沉默的真正原因。在這裡,我要向馬斯外長和讀者推薦研究中歐關係的網站Echowall新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德國怎樣依賴中國?》(How Dependent is Germany on China?),作者Zhu Yi詳盡地檢視了中德近年來的貿易數據和媒體報導,發現"德國依賴中國市場"是一種受中國宣傳影響的單邊敘事,中國對德國的依賴遭到嚴重忽視。大眾汽車在中國年銷售400萬輛的說法如同神話,但是經不住仔細推敲--其中大部分屬於中國製造中國銷售。

我還要推薦覃裡雯(Qin Liwen)和 Marcel Grzanna 合作的播客《Poking with Chopsticks》。兩位資深記者和中國問題研究者對中共專制政治的各種特性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馬斯外長,我相信您聽了他們分析中國宣傳的訊息扭曲、中國效率的巨大代價以及中國領導人的恐懼與野心之後,會更加堅定地相信:批評中共並非歧視中國人的種族主義言行,恰恰相反,那是平等對待中國人,相信中國人也應該享受民主、自由和尊嚴。

Protest in Italien China Hongkong
王毅到訪義大利前,羅冠聰呼籲該國外長關注香港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A/R. De Luca

柏林牆不僅見證過去,也要看見未來

馬斯外長,這正是我要向您推薦隆重推薦羅冠聰先生的原因:一方面,香港的淪陷能讓西方人更清楚地瞭解中共極權政治的本質;另一方面,在這場對抗中國威脅的全球戰役中,不要忽視香港人和中國反抗者的力量。

羅冠聰曾經當選香港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是港版《國安法》實施之後被迫解散的反對黨香港眾志創黨主席,如今流亡英國。在西方自由世界,他馬不停蹄地為自由民主而奔忙。

在王毅抵德之前,羅冠聰已給您發出公開信,請求您考慮到"香港的基本人權和自由、法治及自治地位被不斷侵蝕",因而應對中國建立一種"以價值觀為基礎的貿易政策"。

羅冠聰在羅馬"阻擊"王毅訪問之後,目前正把香港人的聲音帶到柏林。他帶領香港社運人士聚集發聲,並與德國議員見面交流,接受多家德國媒體採訪。他反復強調,"綏靖策略是無用的",不要讓世界其他地方重複香港的命運。

由於日程衝突,我不得不取消和羅冠聰先生在柏林會晤的約定。我希望以這篇文章表達對他的毫無保留的支持。正如去年馬斯外長與香港另一位傑出的社運領袖黃之鋒之後,我在文章中指出:"柏林牆"並不只是一個城市的一段過往歷史,它正在地球的另一邊瘋狂地生長。香港人艱難抗爭,不僅為自己的民主自由,也為全人類的尊嚴而戰。

延伸閱讀 長平觀察:香港在抗爭,柏林牆看見了嗎?

王毅代表的中國政府控制著世界第二經濟體和全世界四分一人口的命運,和他打交道當然十分重要。但是,相信馬斯外長也十分清楚:這個政權推行的謊言政治和叢林法則正在成為過去,羅冠聰和他年輕的夥伴們書寫著歷史的新章。柏林牆不僅見證過去,也要看見未來。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