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四二六"社論的污名之旅

長平2016年4月26日

人們是否還記得《人民日報》"四二六"社論?時評人長平認為,它開啟了至今仍未止步的污名化議程設置。

https://p.dw.com/p/1IcsF
Bildergalerie Tiananmen
軍車趕來制止動亂圖片來源: Jeff Widener/AP

(德國之聲中文網)二十七年前的今天,《人民日報》發表了著名的"四二六"社論。和往年一樣,今天一大早,它就偷偷地出現在中國各類社群網站空間。一方面,在中國直接討論這篇社論的機會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幾乎所有為"六四"鎮壓所作的辯護,都以它作為基調,也就是"不堅決地制止這場動亂,將國無寧日",就不會有今天的經濟發展。

這篇社論是"六四"運動的一個關鍵點。時任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在回憶錄中也認為,"四二六"社論激化了學生和政府之間的矛盾。而且,如此激化矛盾乃是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故意為之。他趁趙紫陽訪問北韓之機,將時局對鄧小平作了誇大其詞的匯報,並根據鄧小平的內部講話,讓人寫出了這篇社論"。這篇社論引發了次日規模空前的"四二七"大遊行,並將學生運動變為全社會參與的民主運動,一步步導致了軍隊戒嚴、學生絕食和武力鎮壓的悲劇性結局。

這篇短短的千字文,是如何完成這個"重大的歷史使命"的?從媒體專業的角度看,很少有人注意到的一點就是,它成功地實現了污名化運動的議程設置和輿論引導。

議程設置是指大眾媒體通過提供訊息及安排相關議題來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的事實及其先後。該理論認為,大眾傳播可能無法影響人們怎麼想,卻可以影響人們想什麼。在中共宣傳體系裡,議程設置演變為輿論引導(public opinion guidance)。輿論引導不一樣的地方是,它不僅決定人們想什麼,而且要求人們怎麼想。

污名化議程困擾運動主要訴求

在中國,抗議活動不叫言論自由或者表達權利。"六四"運動組織者也根據中共黨史中的定義,把它稱作愛國主義行動。在那些教科書中,中共組織的抗議國民黨政府的行為,無論多麼陰謀和暴力都是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宣傳是一個很大的坑。正是根據它的邏輯, "四二六"社論 標題"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才有那麼大的震懾力。社論稱,"有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學生製造混亂,"全黨和全國人民都要充分認識這場鬥爭的嚴重性,團結起來,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

這篇社論大概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污名之作,給參加運動的人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成為至今都不能解脫的魔咒。"動亂"之論一出,運動前期"反腐敗"、"新聞自由"、"政治民主"等政治口號紛紛讓路,要求摘去"動亂"帽子、戴上"愛國"桂冠,成為運動後期的主要訴求。

正如學生領袖王丹所說,"1989年當時,學生發動絕食相應提出兩條件:一是跟政府對話;二是修改《人民日報》四二六社論"。其實第一個訴求,也就是要求對話,很大程度上也是要求政府承認學生上街是愛國行為。

一個運動以要求抗議對象承認運動的正當性為主要訴求,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著令人同情的理由。但是,拉開一點距離看,不得不說,這有點怪異,等於它被污名者的議題設置牽著鼻子走了。這幾乎決定了運動策略的困境。

從今天的政治局勢看,當年學生運動提出的"反腐敗"、"新聞自由"、"政治民主"等訴求,都具有特別寶貴的前瞻性。"四二六"社論之後,學生們堅持抗爭,社會各階層全面參與,成為改變全球冷戰格局的蘇聯東歐巨變的先驅。

遺憾的是,這些價值未能被全世界充分認識。與此同時,"四二六"社論的污名化議程設置從未止步,它裝備了中國年輕一代的頭腦,並向全世界擴張。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