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進軍德國──中國家電品牌路漫漫而修遠

亭子2007年9月3日

作為業內重量級的消費電子展之一,柏林消費電子展自然吸引了世界眾多消費電子產品生產商的目光,更有不少廠商都選擇在此發布最新產品。對於很多中國企業來說,在柏林消費電子展上登台亮相,更是開拓德國以至整個歐洲市場的重要契機。在本屆柏林消費電子展上,來自中國的海爾,海信,長虹等消費電子生產商也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強力推介自己的明星產品 。長虹甚至在自己的展台前搭起了乒乓球檯,寓宣傳於娛樂。德國之聲中文網柏林特約記者發來如下現場報導。

https://p.dw.com/p/Bb0h
夏普新花圖片來源: AP

對於不少中國消費電子製造商來說,沖出中國,走向世界已經成為發展目標之一,而歐洲市場也成為他們目標的重中之重。能在發達國家的消費電子市場佔有一定份額,特別是能在歐洲這樣重視創新的市場分得一杯羹,不僅是企業實力的象徵,更是對企業研發能力的證明。對大部分中國製造商來說,進軍歐洲市場,特別是德國市場最大的難度就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由於大部分歐洲發達國家的消費電子市場已經相對飽和,特別是傳統的白色家電,普通家庭的佔有率已經相當高;而在德國,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也比較高,一旦消費者認准一個牌子,就很難說服他嘗試新的品牌。所以,如何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建立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就成為中國廠商進軍德國市場的首要問題。另外,要在一個相對飽和而成熟的市場立足,對於來自中國的新興品牌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而最近德國媒體熱炒的關於「中國製造」品質問題的報導,更讓中國品牌在當地市場艱難的拓展雪上加霜 。對此,海爾德國分公司經理孫叔寶認為,「中國製造」的品質究竟如何,消費者心中自有評判。但是既然出現了這一系列問題,批評「中國製造」抄襲也好,品質不達標也好或是環保問題也好, 中國企業確實要從自身找原因,維護「中國製造」的聲譽;同時,媒體的鋪天蓋地的報導的確有失偏頗,以偏概全,有借題發揮之嫌,以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製造」很不公平。

相比日韓,台灣企業,中國大陸的消費電子製造商進軍德國市場時日尚淺,品牌知名度在終端消費群中比較低。目前大部分中國製造商都採取了為其他歐洲廠家代工貼牌的策略,積累經驗。長虹、海信等企業在歐洲設立的自己的生產基地,準備待時機成熟時,推出自有品牌。同時,中國製造商也逐漸意識到研發的重要性,海信甚至在荷蘭成立了自己的科研中心,強調企業的對研發的尊重。海爾更是看準德國中高端消費群,試圖擺脫「中國製造」的廉價形象,要以創新取勝。

目前,「中國製造」在德國乃至整個市場面臨的首要困難就是聲譽問題。固然這其中有歐美媒體的推波助瀾,以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因素作怪,然而最終還是因為中國企業自己把關不嚴,沒有形成良好的生產安全控制機制。要想沖出國門,走向海外,「中國製造」面臨重重困難。但是,從日韓企業的經驗看來,「中國製造」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力度, 如能及時進行產業升級, 樹立自己的品牌,指日可待。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