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這也許是德國歷史上最大經濟案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月21日

1999年底2000年初,沃達豐收購曼內斯曼一事振撼了世界經濟界。4年後的今天,當初曼內斯曼的頭腦們坐上了被告席。人們說,這可能是德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個經濟案件。

https://p.dw.com/p/4ajR
左上:德意志銀行總裁阿克爾曼;右上:曼內斯曼當時的總裁埃瑟爾;左下:前金屬工業主席茨維克爾;右下:當時曼內斯曼董事長馮克-四大罪嫌圖片來源: AP

曼內斯曼總裁克勞斯-埃瑟爾1999年秋季在一份報紙上發表的長篇文章中呼籲曼內斯曼股民:「不要有所動作,你們以前怎麼做,現在還怎麼做」。他要求股民拒絕敵對公司沃達豐的誘惑,不要出售曼內斯曼的股票。

埃瑟爾的文章給人的印象是,曼內斯曼將竭盡全力來阻止沃達豐的兼並。曼內斯曼是在幾年之中由一個管道生產廠家發展成為歐洲第二大行動電話公司的。

埃瑟爾的對手,沃達豐總裁克利斯-金特沒有因此而放棄兼並曼內斯曼的打算。他同樣也在一份報紙上發表了長篇大論。在文章中他解釋道,沃達豐收購曼內斯曼是兩個公司長年來成功合作的繼續。金特說:「我可以向曼內斯曼管理層和職員保證,公司合並後前景會變得更好。」

在金特的眼中,雙方的合作關係並沒有由於兼並結束,只是埃瑟爾要丟掉他總裁的飯碗。埃瑟爾在1999年10月收購了沃達豐的競爭對手-英國的奧蘭治公司。而沃達豐將此看作是曼內斯曼在本土對它的攻擊。

金特說:「我們感到很失望,因為曼內斯曼在做這件事之前沒有與我們商量。這種做法使我們對合作關係產生了疑問。」

僅一個月之後,金特用懷有敵意的兼並計劃對曼內斯曼實行報復。他建議曼內斯曼的股民,用一股曼內斯曼的股票兌換53.7股沃達豐股票。這在德國還是一個鮮見的事。因為到那時為止,這種懷有敵意的公司收購方式還很少見,德國企業一般唾棄這種方式。

當沃達豐將收購金額從100億歐元提高到1800億時,曼內斯曼管理層終於屈膝投降了。2000年2月3日,經過幾個月激烈的爭鬥和一系列暗箱操作後,金特和埃瑟爾突然令人意外的達成了一致。

第二天,埃瑟爾向媒體宣佈了這一經濟史上最大的一樁公司兼並:「我很高興我們能與沃達豐達成一致。杜塞道夫的曼內斯曼公司將成為沃達豐的兩個歐洲中心之一。」

當時還沒有人知道,曼內斯曼管理層成員以放棄職務換取了豐厚的報酬。人們稱之為「金降落傘」。沃達豐為這些經理提供了5600萬歐元的補償費,僅埃瑟爾一人就得到3千萬歐元。

埃瑟爾還竟然厚顏無恥地在媒體面前表現出他對職務的擔憂:「曼內斯曼的職工並不需要承擔既使是遠期的失業風險。只是曼內斯曼公司董事長可能會丟掉職位。而我們有13萬多名職工。對這麼多人來說就不是什麼風險了。」

但不久之後杜塞道夫州檢察署就注意到了這筆高額補償費。他們譴責說,埃瑟爾等人的做法使曼內斯曼的股民受到了損害,而公司的資金被私吞了。州檢察署雖然撤銷了第一次起訴,但在總檢察署的指令下又提起第二次起訴。2003年2月17日,杜塞道夫检察院遞交了訴訟狀。

檢察署發言人莫肯宣佈說:「今天我們向杜塞道夫州法院的經濟犯罪廳遞交了訴訟狀,起訴與收購曼內斯曼有關的6名犯罪嫌疑人。」

除了埃瑟爾以外,還有「董事會監理委員會」的幾名成員,補償費的數額就是由這些成員首肯的。其中一幾名顯赫人物,是德國經濟界的精英:比如德意志銀行總裁阿克曼和前金屬行業工會主席茨威克爾。

在曼內斯曼收購事件中,曼內斯曼管理層是否欺騙了股民,或者補償費是他們提高沃達豐收購費所應得到的回報,法院最早在6月底才能對此做出判決。在此之間法庭要對被起訴人進行40天的聽證。

(雪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