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20611 Interview Staeck Ai Wei Wei

2011年6月23日

失蹤近3個月來的艾未未已獲釋回家。對於將這位被捕的知名藝術家選為會員的柏林藝術學院院長施泰克來說,這也意味著世界範圍內對艾未未的聲援取得了成功。

https://p.dw.com/p/11iAt
Ein Aktivist der Menschenrechtsorganisation Amnesty International haelt am Samstag (28.05.11) in Berlin waehrend einer Kundgebung zu "50 Jahre Amnesty International" vor dem Brandenburger Tor, ein Schild mit dem Konterfei des chinesischen Kuenstlers und Dissidenten Ai Weiwei. Die Menschenrechtsorganisation Amnesty International wird am Samstag 50 Jahre alt. Die Kundgebung am Brandenburger Tor ist der Auftakt fuer weitere Veranstaltungen, die ueber das Jahr verteilt in Deutschland stattfinden. Foto: Clemens Bilan/dapd
柏林曾舉行聲援艾未未的行動圖片來源: dapd

兩個多月來,艾未未遭到中國當局的拘禁。現在,這位中國藝術家和政府批評人士已獲得保釋,獲准回家。根據中國官方消息稱,艾未未承認逃稅的事實,並且患有慢性疾病。這位國際知名藝術家是今年4月3日被逮捕的,此後被關押在一個秘密的地方。北京政府在其被拘禁期間向外界宣稱,艾未未受到了經濟犯罪的指控,但未透露更多細節。逾十萬人簽署了由美國古根海姆(Guggenheim Museum )博物館發起的釋放艾未未的請願書。同時,德國的作家和藝術家也對中國當局拘禁艾未未的做法提出了抗議。5月,德國柏林藝術學院 更是將艾未未增選為學院會員。而會員資格只有在對方親自前來接受的前提下才能生效。柏林藝術學院院長施泰克(Klaus Staeck)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現在看來艾未未沒有接受這一增選會員的可能性。

德國之聲:您對艾未未被釋放感到驚訝嗎?

施泰克:不僅是對艾未未的釋放,我們也對聽到這樣的好消息感到驚訝。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消息,我們也鬆了口氣。

德國之聲:艾未未被釋放是否也與許多德國藝術家的抗議有關?

施泰克:當藝術家們為艾未未被拘押提出抗議時,總是有這樣的爭論,這樣做究竟對艾未未來說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我們認為,如果有人被強行帶走或是被迫保持沉默,我們沒有理由與他一起保持沉默。

Activist artist Ai Weiwei gestures while speaking to journalists gathered outside his home in Beijing, China, Thursday, June 23, 2011. Ai, the most high-profile target of a sweeping crackdown on activists in China, has returned home late Wednesday after nearly three months in detention. The official Xinhua News Agency said Ai confessed to tax evasion, accusations his family had long denied and which activists had denounced as a false premise for detaining him. (Foto:Ng Han Guan/AP/dapd)
回到家中的艾未未短暫接受媒體採訪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展望今後德中之間的文化關係,我們可以從艾未未的個案中借鑑些什麼?要舉行更多的抗議嗎?

施泰克:如果我們看到,文化界發生了什麼不公正的事,無論如何都會提出抗議。中國自稱是法治國家,但是沒有人知道,艾未未被強行帶走後,被關押在什麼地方。當然,中國當局也沒有採取法治國家應有的措施。我們可以從艾未未的例子中吸取的教訓是:德國啟蒙藝術展在北京的開幕和艾未未在開展兩天後被逮捕這兩件事的直接聯繫表明,我們今後對於參與類似國家性的大型活動還是要謹慎一些,而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促進兩國間藝術家和規模較小的藝術機構之間的緊密交流。

德國之聲:下周,中國總理溫家寶將訪問歐洲。如果人權問題在中國仍然被忽視,那麼德國政界必須對此提出批評嗎?

施泰克:我認為,他們應該這樣做。但是我也認為,經濟界也該作出一些表態。期間,政治界已做出了積極表態。例如:在藝術學院舉行的一個呼籲釋放艾未未的大型聲援活動中就能聽到德國文化國務秘書諾伊曼(Bernd Neumann)對要求釋放艾未未作出的明確表態,我個人還是很少聽到一個政治家這樣說。但是德國的經濟界就沒有做出任何的相關表態,雖然他們與中國的業務關係那麼緊密,但我也不認為,如果寶馬集團也對艾未未事件表態的話,中國人就會少買一輛寶馬汽車。僅僅通過沉默和外交途徑來解決問題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從這件事中所得出的經驗是,輿論壓力有時候是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的——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採訪記者:Günther Birkenstock 編譯:嚴嚴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