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軍事幹預敘利亞可能嗎?

2012年6月1日

無辜平民慘遭屠戮,停火協議實際破產,內戰炮火一觸即發:鑑於敘利亞目前局勢越來越緊急,越來越多的西方政要呼籲軍事幹預。中國仍然堅持外交解決敘利亞問題,並表示將以實際行動支持安南的和平計劃。

https://p.dw.com/p/156Jq
Source News Feed: EMEA Picture Service ,Germany Picture Service A protester demonstrates in Chicago May 27, 2012, in opposition to the Syrian regime.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met on Sunday to discuss the recent massacre in the Syrian town of Houla, which the United Nations has blamed on the Syrian government but Damascus an d Moscow suggested was due to a rebel attack. At least 116 people, including many children, were killed in the Houla attack, the head of the U.N. observer mission in Syria told the 15-nation council, according to a diplomat who was in the closed-door meeting. The diplomat spoke to Reuters on condition of anonymity. REUTERS/John Gress (UNITED STATES - Tags: POLITICS CIVIL UNREST)// eingestellt von se
Syrien, Massaker Hula圖片來源: Reuters

安南不會輕言放棄。這位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仍然對自己提出的六點和平計劃抱有堅定的信念。他懇切地請求衝突各方,放下武器,停止暴力。

然而,事與願違,現在連反對派武裝也要退出和平計劃了。他們呼籲安南公開承認失敗,從而使反對派的軍事行動得以合法化。其實,反叛武裝本來也早就不遵守停火協議了。

Syrien Kofi Annan Besuch 2012
安南不相信失敗圖片來源: dapd

殺戮還在敘利亞繼續上演。聯合國安理會的爭吵也還在繼續。作為敘利亞的傳統盟友以及擁有否決權的大國,俄羅斯拒絕對阿薩德政權採取任何額外的懲罰措施。總統普丁的一名發言人宣佈,即使來自安理會其他成員的壓力日益增加,莫斯科也不會改變自己的立場。對於此前法國總統奧朗德提出的由聯合國授權對敘進行軍事幹預的建議,俄羅斯根本不屑一顧。

中國也繼續反對軍事幹預。在周四剛剛閉幕的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上,與會各國也就敘利亞問題交換了意見,中國仍然堅持外交途徑解決方案。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不應對安南的和平計劃失去信心和耐心,"更不應輕言失敗,而應全力支持"。他還許諾,中方將繼續為此同各方保持溝通和協調,為敘利亞問題的政治解決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從目前的形勢來看,軍事打擊這一選項在安理會恐怕難以得到通過。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賴斯(Susan Rice)因此明確表示,在緊急情況下,將繞過安理會的表決直接對大馬士革政府施加更大壓力。也就是說,如果安理會始終不能達成共識的話,那麼其成員國和國際社會就應該考慮,"是否可以在安理會的權威之外採取一些措施"。然而這些所謂的措施究竟指的什麼,賴斯並沒有說。不過,至今為止,歐巴馬總統始終都是反對軍事幹預的。

Syrien UN Beobachter Bürgerkrieg Assad Portrait Checkpoint
聯合國觀察員也沒有起到實質作用圖片來源: Reuters

一場虛幻的辯論

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敘利亞問題專家維蒙(Heiko Wimmen)指出:"軍事幹預絕對不是一個選項。……這一切根本就是一場不著邊際的辯論。"他認為奧朗德提出這個建議不過是為了在法國議會選舉前撈取選民支持而已。維蒙強調:"軍事打擊根本沒有任何法律基礎,也沒有聯合國決議的支持,這一狀況在可見的未來也不會改變。"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俄羅斯和中國這兩個常任理事國的反對。

漢堡全球和地區事務研究所的敘利亞問題專家班克(Andre Bank)也持類似的觀點:"西方國家對於常規的軍事幹預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興趣。"美國正處於總統大選的選戰之中,而歐洲各國也常常是雷聲大雨點小。所以沒有聯合國授權的軍事行動根本就無法想像。

Frankreich Präsident Francois Hollande im Fernsehen France 2
奧朗德在說大話?圖片來源: Reuters

敘利亞不是利比亞

在一年之前,西方世界也陷入了類似的境地。當時利比亞的內戰局勢升級,反對派力不從心,節節敗退,卡扎菲軍隊佔了上風。利比亞面臨生靈塗炭的威脅。西方國家承受的壓力與日俱增。

當時的法國總統薩科齊發揮了打頭陣的作用,隨後北約在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基礎上介入,通過設立禁飛區使利比亞的空中防務陷入癱瘓,削弱了卡扎菲的軍力。

然而,分析人士強調,敘利亞的情況同利比亞沒有任何可比性。"利比亞當時已經出現了東西割據的局面,反對派和政府軍之間有一個明顯的前方交火陣線。而且利比亞反對派擁有自己的軍隊。西方國家在那裡可以找到一個合作的夥伴。"維蒙解釋道,"而敘利亞則截然不同。這個國家的人口結構複雜,在民族和宗教上呈現多樣化,許多人尤其是少數民族害怕阿薩德一旦倒台局面會一發而不可收拾。"

NATO Libyen
複製利比亞模式?——不可能圖片來源: dapd

而且,維蒙估計,如果要軍事幹預敘利亞,需要的軍力是巨大的,可能會達到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兵力規模。對於出動這樣的軍事資源,西方國家既沒有足夠的政治意願,也缺乏財政資金。

俄羅斯和伊朗是關鍵國家

儘管安南的和平計劃顯然已經失敗,但是專家們都一致認為,在解決敘利亞衝突方面,外交資源還有繼續發掘的潛力。班克建議與敘利亞的盟國伊朗也進行相關對話:"假如說還有一個地區大國對敘利亞具有影響力的話,那這個國家就是伊朗。國際社會與伊朗的會談總是離不開核問題,這當然是重要的。但是,西方國家也應該嘗試著通過與伊朗建立一些非正式的聯繫,幫助解決敘利亞問題。"

維蒙認為,敘利亞的另一個重要盟友俄羅斯也對結束該國暴力具有關鍵作用。"俄羅斯的態度非常堅決。假如莫斯科能夠考慮重新定位自己的立場,放棄對敘利亞的支持的話,那麼這將是對大馬士革政權的沉重打擊。"如果能達到這一點,那麼採取更嚴厲的制裁措施就變得可行了,敘利亞政權的統治甚至也有可能因此而覆滅。

作者:Nils Naumann 編譯:雨涵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