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論壇」的重點國家是中國

2002年2月12日

上個星期三,德國最重大的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在柏林開幕。除了影片的角逐外,那裡還舉辦一個所謂的「論壇」,介紹每年電影節重點國家的影片。

https://p.dw.com/p/1qPx
柏林電影節主席科斯裡克圖片來源: AP

今年的重點國家是中國,柏林日報在副刊上刊登了一篇介紹中國電影的詳細報導。文章一開始以毫不掩飾的手筆描繪了在中國獨立創作電影的框架條件:

「青少年暴力團伙,八十多萬人吸食海洛因,僅十年搶劫案件就增加了三十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經濟快速變化帶來的這些負面影響仍然不能在這個國家的電影院銀幕上得到批判性的反映,中國的電影檢查部門不批准任何破壞國家聲譽、持不同政見的電影題材發行,認為這樣的電影題材有礙人民群眾的思想健康。

然而,現在也有在沒有國家的攝制及發行許可、獨立於國家的電影製片廠以外拍攝影片的可能性,越來越多的導演利用這樣的可能性,實現自己的影片拍攝項目,以反映諸如青少年犯罪或性解放等現實題材。

攝制經費很少。在文化發生激烈變化的同時,創造性的活力往往隨之而來,年輕的電影工作者受到鼓舞,他們把自己從拍攝電視片、劇場演出、廣告和音樂作品中獲得的收入投入到電影生產中,實現自己的方案。如果走運的話,還可以找到外國合作者共同製作。」


社會邊緣人

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柏林電影節論壇上展出的中國影片中,社會邊緣人物佔有主要地位。柏林日報敘述了這些影片的攝制過程:

「越來越便宜的錄相技術促進了導演的獨立性。胡殊在拍攝記錄片『我不要你管』時,一身數職,既是剪輯、又是攝影,還負責音響效果。胡殊有三個月的時間與三名妓女及其吸毒的情人住在一起,拍攝他們在家裡吸海洛因的情況及他們之間的歡樂和爭吵,拍攝她們在街頭、夜總會和打著發廊招牌的妓院中的工作。這樣,一部活靈活現地刻畫當代二十歲上下青年人的影片就產生了。影片敘述了這些年輕人如何滿懷對幸福和金錢的希望從農村來到城市,又如何落入犯罪境地而最終幻想破滅的經過。『我一定要發財,搶劫或殺人也在所不惜』,這樣的話說明,在毛澤東主義的思想灌輸結束以後,年輕一代失去了道德觀,轉向拜金主義。」


紀錄片「希望之路」

接著,柏林日報的文章又介紹了幾部以希望破滅的人生故事為題材的影片,最後談到一部介紹民工辛酸的記錄片:

「長期以來,中國記錄片都不播放片中主要人物的原聲,取而代之的是帶著宣傳口吻的評論員聲音。直到八十年代後期出現獨立攝制的記錄片以後,才能聽到片中人物的聲音。記錄片『希望之路』中就可以聽到民工的吶喊。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記錄片,片中報導了一群四川民工歷經艱難、乘坐火車長途跋涉三千多公里到新疆自治區的棉田打工的情景。在新疆,他們擠住在極小的面積上,他們激昂的言論活生生地傳達了中國農村居民艱辛生活處境的訊息,說出了他們一貧如洗、受到民工中介人盤剝的情況,當然也發出了他們渴望富裕生活和幸福的聲音。」


張藝謀的「幸福時光」

世界報的副刊也評論了中國的電影,它介紹了張藝謀在柏林電影節上展出的電影「幸福時光」。影片說的是一群貧窮的提前退休的人試圖欺騙一個失明的十八歲女孩,但每次都被女孩識破,他們的欺騙手法難以得逞。世界報認為,這部影片影射了當前中國狀況:

「這裡,張藝謀的諷喻手法躍然紙上。即使歐洲人也能一眼看出,這些提前退休的人影射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而失明的女孩吳英則象徵著受到管束、失去方向的中國人民,吳英貪婪的繼母代表了中國親西方的勢力。這樣的影喻如此成功,一切又是那麼容易解釋,令人吃驚。影片中幾乎每個場景都給人以啟示,顯示了當前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狀況。這些騙子的謊言越多,觀眾就越能清楚地瞭解這個國家。只有統治階層拋棄早已無法實現的舊式思想,這個國家才會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