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說客雲集 各國積極籠絡布魯塞爾

Ioannis Antypas
2018年11月17日

川普总統推出"美國優先"的貿易,跨國公司是否更積極爭取對歐盟的影響力?德國之聲分析歐盟院外集團針對布魯塞爾的游說工作,美國、瑞士等國皆砸大錢企圖左右歐盟決策,中日韓等亞洲國家則較少從事游說活動。

https://p.dw.com/p/38APd
Symbolbild Lobbyismus in der EU
在布魯塞爾的利益團體中,非歐盟企業支出的游說金額佔總數的43%圖片來源: bilderbox

(德國之聲中文網)生活在歐盟的框架中,歐盟成員國公民對於各利益集團在布魯塞爾的積極奔走已習以為常。不少人抱怨歐盟的官方決策缺乏透明度而且受到說客左右。為了安撫人心,歐盟在2008年成立了公開資料庫"透明度登記"(Transparency Register),規定各"利益實體"必須登記並且公佈其財務狀況及資金來源,才能獲准出入歐洲議會。

然而,法律並未強制規定利益集團進行登記,因此利益代表仍可以在未經登記的情況下對歐盟進行遊說工作。此外,迄今缺乏針對註册內容正確性的監管機制。專家認為,說客團體多數大幅漏報真正投入游說工作的資金。但透明度登記是目前管理布魯塞爾院外人士的主要訊息來源。

Data visualization CHI lobbying by non-EU actors

在美國重新設定其貿易優先目標的同時,全球經濟關係正發生偏移。這是否意味著各國利益機構更有興趣與歐盟進行貿易?德國之聲檢視了位於布魯塞爾的非歐盟說客集團所活躍的領域,以及他們影響重大決策的不同手段。

兩年內游說資金超過20億歐元

透明度登記要求說客申報計劃投入在游說工作的資金幅度。為了分析各利益團體的游說工作,我們取利益實體所申報的最高及最低金額中間值,並依照其總部所在地進行劃分。

Data visualization CHI lobbying by non-EU actors

分析結果指出,自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利益集團游說歐盟的開支高達23億歐元,其中多數是來自歐盟境內的利益實體。根據美國非政府組織響應性政治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的調查,利益團體在同一時期花在游說華盛頓立法者的金額是47億歐元。

乍看之下,非歐盟國家的說客比例似乎並不高,只佔透明度登記資料庫的9%,其開支約為總數的11%。在積極游說布魯塞爾的非歐盟利益集團中,美國花費的金額最高,其次是瑞士、挪威、日本和中國。歐盟的重要貿易夥伴俄羅斯則排名第八。

而歐盟成員國內的利益實體基於更大的利益考量,對於游說歐盟更為熱衷。例如,與日本相比,德國企業、機構和利益集團就擁有更強烈的動機,投資金錢以左右歐盟政策的優先目標。在所費資金排名前30的布魯塞爾院外說客中,只有5個利益集團來自非歐盟國家。

Data visualization CHI lobbying by non-EU actors

比利時的游說金額遠勝於歐盟經濟大國,不過這大筆資金並非來自比利時的利益團體,而是總部註册於布魯塞爾的游說集團、顧問公司、協會及法律機構的開支總和。不少全球大型機構在此設立總部,目的是在歐盟機構取得近水樓台之便。

針對排名前100名在布魯塞爾設點的大型利益實體,德國之聲研究了其客戶群、總部所在地以及他們在2017年用於游說布魯塞爾的金額。

Data visualization CHI lobbying by non-EU actors

在布魯塞爾的利益團體中,非歐盟企業支出的游說金額佔總數的43%。將布魯塞爾的情況列入考量後,美國是獨佔鰲頭的最大游說勢力,遠勝德國、英國和法國。比利時則排名第二,不過這是因為泛歐國家裡有成百上千的機構將總部註册在此的緣故。日本和瑞士也在排名前10的行列中,而中國則遠遠落後。

"基本上,無論是在中國、韓國或日本,東亞國家的政府和企業間存在較緊密的關係,所以雙方在制定政策過程中相互關聯,而不是各行其是的個體。"比利時歐洲學院歐中研究中心的弗裡曼(Duncan Freeman)表示:"中國的情形是,傳統的游說工作並不存在,中國企業也不會像歐美國家的說客那樣去游說政府。中國企業在國際化的同時,對於游說的文化並不熟悉,一般也不覺得有必要進行遊說,更別說是找外部的顧問來進行此事。"

另一方面,國際透明組織布魯塞爾辦公室的政策專家克爾古諾(Raphaël Kergueno)表示:"作為歐洲經濟區的成員國,瑞士、挪威和冰島等國在統一市場規則中所承受的風險更高,因為這些規則將實行於這些國家的經濟中。與歐盟成員國不同,他們無法坐上歐盟的議事桌,不能針對新法案進行投票。通過利益實體進行遊說是這些國家對歐盟決策施加影響力的方法。"

亞洲國家偏好雙邊關係

克爾古諾指出,歐盟網路政策的著作權法以及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所涵蓋的範圍包含個人隱私,甚至可迫使企業在其原屬國家內改變經營方式。"歐盟在監管網路活動中扮演著領頭羊角色,這有可能將在全球經濟中建立標準,也能對設於美國的企業達到長期影響效果。"他繼續分析道:"亞洲國家較少採取游說手段的另一個原因可能在於,這些國家偏好在政府間以一對一的形式闡述各自利益。"

國際透明組織近期的一份研究指出,在歐盟高調出台多項規定、歐委會與美國科技業巨頭髮生數次糾紛後,美國矽谷的企業自2014年至2017年投入游說工作的資金增加了278%。

時事發展左右說客活躍程度

如同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和版權法的出台,各利益組織在大型活動發生期間往往更積極進行遊說工作。英國脫歐公投便是一例。

Data visualization CHI lobbying by non-EU actors

"游說的熱烈程度依照事件不同會有很大的區別。例如英國脫歐將對英國企業造成巨大影響,在英國正式脫離歐盟後,他們很可能繼續在布魯塞爾進行密集游說工作。"歐洲企業觀察(Corporae Europe Observatory)的研究和活動協調員赫德曼(Olivier Hoedeman)如是說。

英國脫歐將對歐盟如今的金融重鎮倫敦帶來何種程度的影響,是人們迄今最大的疑問之一。鑑於倫敦銀行業的利潤可能因此萎縮,法國總理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去年便積極吸引金融企業遷至巴黎,德國的金融中心法蘭克福理所當然也加入招商的競爭行列。說客集團同樣摩拳擦掌投入游說:英國公投隔年,英國銀行業及金融業的說客積極進行遊說工作,比德國和法國同僚更為賣力。

各種不確定性以及持續不休的談判吸引著利益集團的目光,在最終拍板定案前,利益集團將繼續使出渾身解數,企圖左右最終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