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西藏自治只能寄託於中國的民主化

2009年3月6日

西藏爭端已經演繹了整整半個世紀,矛盾的解決依然遙遙無期。與50年前達賴喇嘛流亡印度的時候相比,似乎沒有取得進展。儘管達賴喇嘛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好感,但時間卻似乎站在實施拖延政策的北京一邊。在西藏實現真正自治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

https://p.dw.com/p/H6Ah

這是一場力量對比懸殊的較量:一邊是500萬藏人;另一邊是13億漢人;一個是被邊緣化,生活在所謂自治區裡的少數民族,另一個則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個崛起中的世界強國。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實體,中國擁有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是經濟危機時期各國青睞的合作夥伴--無論人權紀錄如何糟糕。

北京政府與流亡藏人之間的會談看來不過是一個幌子。儘管達賴喇嘛在各種場合一再申明,他所尋求的只是中央統治下的真正自治,卻依然被中國官方媒體妖魔化地描繪成一個叛國的分裂主義分子。北京現在顯然是在拖延時間:畢竟達賴喇嘛已經年逾七十。然而,假如不同達賴喇嘛對話,北京將與漢藏和解的一個重要機遇擦肩而過。因為達賴喇嘛是一個不可替代的維系雙方關係的關鍵人物。去年秋天,他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在他的努力下,流亡藏人當中的激進派,也承諾遵循達賴喇嘛的"中間道路"。 但是,達賴喇嘛孤掌難鳴,他需要在北京方面有一個夥伴。而中國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西藏問題上態度強硬。1989年西藏起義30周年的時候,時任西藏自治區黨委主席的胡錦濤調用兵力血腥鎮壓了藏人的示威活動。

然而,人們還是能夠看到希望的曙光。20年前,對於藏人受到的壓制,中國國內聽不到絲毫異議。現在情況出現了變化。當去年藏人要求更多自治的抗議活動遭到鎮壓的時候,中國的知識分子發表公開信,支持藏人維護自身權益。中國的律師也主動表示願意為被捕的示威者出庭辯護。


許多中國人心目中對西藏的印象有了改變。在日漸龐大、現今規模已達2億人的中產階級中尤其如此。從前,漢人一提到西藏就會想到貧困和骯髒。如今,西藏代表著令人心馳神往的原生態自然及精神財富。鑑於中國當前的信仰缺失,一些漢人甚至對藏傳佛教產生了興趣。


然而,藏人的命運是與中國的民主進步及法治國家進程緊密捆綁在一起的。達賴喇嘛和藏人要求獲得的權益早就寫進了官方文件,中國的憲法對少數民族權利的明文規定也是無可挑剔的,但是,這些紙面上的內容卻得不到實際意義上的貫徹執行,也沒有可供公民上訴的憲法法院。因此西藏的希望只能寄託在中國的民主化身上。

作者:Matthias von Hein/亞思明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