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川普退出氣候保護條約沒啥大不了

2019年11月6日

美國總統現在宣佈退出《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並不令人感到驚訝。儘管如此,這一決定還是上了新聞報導的頭條。 本台評論員Jens Thurau認為,全球範圍的氣候保护比某些人的預期更穩定。

https://p.dw.com/p/3SYWT
COP23 UN Klimakonferenz in Bonn Protest
無論美國現在是否留在《巴黎氣候協定》,該協定都是迄今為止最好的妥協方案。圖片來源: Reuters/W. Rattay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又是一個令許多媒體感興趣的對陣形勢:一方面,科學家們越來越頻繁地敦促人們注意氣候變化導致的後果,為此全世界成千上萬的年輕人走上街頭,要求將氣候保護真正落實於行動。另一方面,一些無知的國家領導人,如美國總統川普则在頑固不化地維護陳舊的化石燃料世界及其利益。

此外,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也影響了國際社會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真正合作。現在智利不就是因為國內發生動蕩而取消了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因為這樣一個有數千人參加的會議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嗎?

193個成員國中的187個接受氣候保護條約

是的,的確如此。但出乎意料的是,馬德里很快就成為取代智利首都聖地亞哥接手氣候大會的城市。大約兩年半前,川普就宣佈退出《巴黎氣候保護條約》。因此,美國現在退出不會再令人感到驚訝。不過人們關注不夠的是,聯合國的193個會員國中已有187個成員國接受該條約,最後一個是俄羅斯。作為對川普拒絕氣候變化的回應,法國和中國有意通過一項聲明來確認2015年通過的《巴黎氣候保護條約》的目標是"不可逆轉的"。

Thurau Jens Kommentarbild App
德國之聲氣候問題專家Jens Thurau

僅有巴黎氣候保護條約是不夠的。該條約的規定是否能夠將全球氣溫升高限制在2攝氏度,最好是在1.5攝氏度以下,還很難說。但是,在世界範圍內有關氣候變化的日益激烈的辯論中,不能忘記這個國際框架仍然存在。儘管一年一度的氣候會議所取得的進展往往微乎其微,甚至也有退步。但將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利益協調一致的嘗試不能夠放棄。

如果關於氣候變化的辯論始終糾纏的是誰在氣候保護方面做得最好,或者是否確實發生了氣候變化等問題,那麼這樣的辯論對氣候保護毫無意義。情緒激動往往對右翼民粹主義分子最有利。他們除了反對移民,反對氣候保護也成為他們的下一個目標。

將來仍然需要妥協

川普无視國際協議,不僅僅是在溫室效應方面。年輕的示威者要求迅速改變狀況。如果雙方的立場導致人們認為吃力地爭取妥協已經不合時宜,將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

年輕人反對父輩的無所作為是正確和重要的。因為這增加了對責任人的壓力,迫使他們不再猶豫不決,而是終於做出了決定,儘管它還不盡人意。而這種"短兵相接"的局面--一方是氣候保護的反對者川普,另一方是氣候活動人士通貝裡(Greta Thunberg)--對氣候保護沒有太大幫助。國際氣候保護是一項高度複雜的任務,但目前人們沒有其它選擇。對這一進程來說,像川普这樣反對氣候保護的胡言亂語者不應再扮演。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