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北韓獻給G20的禮物

Martin Fritz
2017年7月5日

北韓在導彈技術上取得的突破,使緊張局勢再度升級。德國之聲記者Martin Fritz認為,採取暫停戰略也許有助於減少朝鮮半島爆發戰爭的可能性。

https://p.dw.com/p/2fwrR
Nordkorea - Angeblicher Test einer Interkontinentalrakete
對於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遠程核導彈的威懾力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Uncredited/KRT/AP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一月,美國總統川普还曾宣稱,北韓永遠都不可能擁有洲際導彈。然而,時隔半年,北韓就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此次試射的導彈射程顯然可以達到八千公里,並能夠攜帶核彈頭。就此,北韓已經躋身有能力對美國發動核打擊的強國高級俱樂部。

當然,北韓的這一遠程武器在軍事上尚很難構成真正的威脅。首先為這種導彈加注液體燃料是個費時費力的工程,其次,其飛行速度很慢,實施導彈攔截輕而易舉。此外,這種導彈的可靠性和命中率也都值得質疑。必要的技術改進還需要很多時日。

對金家政權實施軍事打擊已不現實

對於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遠程核導彈的威懾力。對其政權實施軍事打擊事實上已無可能,因為北韓已具備核反擊的能力,這會給美國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就此,北韓終於可以同其宿敵平起平坐的討論其政治目標了,即簽署和平協定,終止聯合國的制裁。

雖然這一切聽起來似乎匪夷所思:但北韓導彈技術的突破確實給陷入僵局的朝鮮半島局勢帶來了轉機。迄今為止,北韓的導彈計劃只是給其近鄰韓國和日本造成了威脅。美國雖然將這兩個盟友納入其核保護傘之下,但對於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美國只當看客,並不參與。對於北韓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美國也總是在第一時間做出老生常談般的回應。但這一切現在已經成為過去,因為美國也已受到現實的威脅。

Nordkorea Raketentest
此次試射的導彈射程顯然可以達到八千公里,並能夠攜帶核彈頭圖片來源: Reuters/Kim Hong-Ji

對中國進一步施壓

就目前的情形來看,緊張局勢的惡性循環似乎還將按照固有模式繼續下去。美國期望採取更強硬的制裁措施,並在漢堡G20峰會上請求中國和其他國家對此類制裁措施提供支持。鑑於中國在北韓問題上的雙重角色,華盛頓還有可能會對北京施加更大的壓力。

不過,讀過川普总統的推特之後,人們會發現,他似乎已經沒有耐心去等待這一孤立戰略發揮效力。由於川普的改革計劃在美國國內屢屢受阻,他很有可能會在外交領域尋求立竿見影的成就。為此目的,一個可能的選項就是對北韓的導彈工廠實施空襲。倘若如此,美國將面臨難以預估的嚴重後果,比如北韓可能會對數百萬人口的首爾發起報復性攻擊。有鑑於此,韓國和日本應當向川普阐明這一戰略充滿了風險。

Martin Fritz, Journalist in Tokio
德國之聲記者Martin Fritz圖片來源: Privat

暫停克制是更好的選項

同後果無法預料的軍事打擊相比,中俄提出的雙暫停建議顯然更具吸引力。一方面,北韓應停止其核武和導彈計劃,另一面,美韓則暫停一切軍事演習。此舉將緩和朝鮮半島的紧张局勢,也能夠迫使北韓減緩其武器技術的發展速度。而爭執各方則可以利用這一喘息機會重返談判桌。

時鐘不能倒轉。北韓不會放棄其核武國家的地位。正是美國多年的觀望促成了這一既成事實。有關談判可以集中在北韓凍結其核武及導彈技術方面。作為回報,國際社會應放寬對北韓的制裁,北韓也可以獲得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發展貸款。這一建設性緩解危機的道路顯然要比第二次朝鮮戰爭更为明智。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