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移民法:開放德國不容倒退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7月9日

7月2日聯邦議院,7月9日聯邦參議院。移民法今天已最終獲得通過,德國政界除綠黨外都鬆了一口氣。然而,這個移民法,這個妥協的產物,究竟對德國的對外開放來說是前進還是倒退呢?

https://p.dw.com/p/5IVE
並非頂牛-聯邦參議院內一幕圖片來源: AP

這個立法過程好像沒有輸方,這一點並不令人驚訝。歸根結底,這是政治生意的組成部分:宣傳多年搏鬥獲得的成果,強調適合自己政治位置的每一個細節。

然而,公眾對政界雙方的互拍肩膀卻心懷不忿。從頭到尾關注這個新法律產生過程的人忍不住要問:政治家們談的還是同一個法律嗎?現在的妥協產物還是象當初計劃的那樣,是方便於移民德國嗎?當初的出發點是,從人口學角度出發看,德國需要外國人,只有不斷有外國人來補充,才能保持德國的繁榮。還是,政治家們在「移民」這個標籤下裁出了一個法律,用來抵制外來危險,方便於對移民的限制?

政府陣營裡突出稱讚外國人融合方面的進步,比如取消對高層次人才引進限制和外國老闆投資居留新原則,還有提供語言班的規定;而反對黨強調的則是新法裡對移民潮的限制,比如加強了危險的外國人的入境和驅逐方面的措施。

雙方都沒錯。因為,難點在於如何具體銓釋這個法律。直到知道誰擁有對該法的規定的最高銓釋權,才能判斷路指向何方。但現在已經明確知道的是,外國人進入德國不再是當初計劃的那個規模。

高層次人才的進入德國雖然有了方便之門,但也並不是象當初設想的那樣,可以讓他們在沒有具體工作的情況下就先進來。對那些沒有具體工作的人來說,仍然存在申請限制。

始終追蹤這場圍繞著妥協的搏鬥的人會斷定,天平總的說來是朝著抵制危險的方向傾斜過去了。那個把外國人進入德國視為豐富而不是視為負擔的初衷,至今並未深入德國國民之心。

結束圍繞著移民法發生的災難,在貫徹法律時向公眾發出明確的訊息,現在這已經成了政界的責任。這個訊號應該是:儘管抵制危險方面的措施必須正視,但德國勞動市場、融合和人道避難權方面的開放絕不能倒退。

(維莉卡.施帕索弗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