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訪金獅獎得主賈樟柯

苗子、智嘉2006年9月12日

中國36歲的青年導演賈樟柯憑借新片《三峽好人》斬獲上周日閉幕的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重量級獎項「金獅獎」。德國之聲中文部連線剛剛獲獎的賈樟柯,請他談了獲獎後的感想。

https://p.dw.com/p/96ok
賈樟柯手捧金獅圖片來源: AP

這是繼去年李安的《斷背山》勇奪金獅之後,華人導演蟬聯這一獎項。《三峽好人》是一部沒有劇本的電影,而且在威尼斯電影節期間剛剛製作完成,最後作為「驚喜片」入圍金獅。這還是一部導演坦言獲獎完全「出乎意料」的電影。那麼究竟是什麼使它擊敗了中國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古裝巨製《夜宴》等21部影片,贏得了水城的青睞?

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凱瑟琳•德納芙說:「這部電影畫面美麗、故事出眾。我們非常感動,非常吃驚。這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那麼究竟特別在何處?導演賈樟柯對德國之聲說,這一特別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對普通人的尊敬。他說:「這完全是一個意外吧。我們本來已經是『驚喜電影』嘛,感覺已經很好了。沒想到還能拿到獎項。這個獎我想是拍電影10年對大家的肯定吧。最主要是對我電影裡面的那些人物的一種尊敬。因為這10年裡我一直在拍中國,變化中的中國,以及受這個變化影響的普通的中國人的生活。所以我覺得這樣一個影片能夠獲得肯定,也是對普通中國人生活的一種尊敬。」

《三峽好人》用平實細膩的筆觸講述了兩段結局截然不同的愛情故事:女護士沈紅的丈夫在三峽地區做生意,兩三年沒回家,沈紅在找丈夫的過程中意識到感情已經無法挽回,兩人決定分開。同時,礦工韓三明買了個三峽女人做老婆,生了孩子,後來老婆被警方解救回了三峽,他千里迢迢來到三峽看孩子,結果彼此卻萌發了真愛而決定結婚。

賈樟柯說他是通過拍攝紀錄片《東》捕捉到《三峽好人》的靈感的。當時他隨畫家劉小明去地處三峽的奉節縣城寫生,卻被那座有著兩千年歷史卻因為三峽工程的建設而即將消逝的城市所深深地吸引。他說,三峽一切都在變化,那裡的背景特別像整個中國的背景。賈樟柯說:「整個中國經過改革開放這樣一個長時間的變遷之後,現在趨於穩定。每個人都要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面對自己的私人生活。之前比如《小武》,《任逍遙》都是經濟變革,經濟變遷帶給人的影響。這次主要是拍變遷之後人的變化。從以前電影裡那種隨波逐流的人,面對生活束手無策,順其自然的人,變成現在能夠主動把握自己的生活,尋找自己個人的自由這樣一種角色。」

賈樟柯從1995年起開始從事電影編導工作,現在已經拍攝過劇情片《小武》《三峽好人》等7部主要作品。其中,2000年9月,《站台》入圍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部分,並獲得最佳亞洲電影獎。說到《三峽好人》的拍攝過程,賈樟柯笑稱其實並不艱苦只不過有些麻煩。攝制組在兩年之中六次前往奉節,每次都要在那裡待上兩個月。賈樟柯說他們是即興創作這部電影的,一邊拍,一邊想,因為那裡的人給了他最深的觸動。他說:「還是那兒人的生命力。雖然那地方有些人的物質生活並不是很豐富,還是有些貧乏,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他們對生活的那種熱情。而且非常有生命力。我覺得普通人這種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動。」

據圈內人士說,威尼斯電影節在進入20世紀50年代後,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它聚焦於各國電影實驗者,鼓勵他們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威尼斯的評判標準很純粹,那就是藝術性。作為中國第六代導演,賈樟柯是通過哪方面的創新符合了威尼斯的精神呢?賈樟柯說:「我覺得還是拍到了一個新的中國人的形象吧。電影的方法又有一些新的創造。包括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方法的結合,包括視覺上東方繪畫的視覺經驗的回歸,包括色彩上借鑑了中國傳統的青綠山水的色彩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