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西方高校紛紛認可中國高考成績 隱憂浮現

文山
2018年6月30日

本周,中國各省市的高考成績陸續發榜。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西方高校宣佈承認高考成績。然而,中國高考近年來愈發政治化的命題,是否為這些西方高校所擔心?

https://p.dw.com/p/30aL7
chinesische Hochschulaufnahmeprüfung
安徽省毛坦廠中學的送考場景。學校的橫幅引用習近平講話,已經呈現了強烈政治色彩。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Z. Yadong

(德國之聲中文網) 就在兩星期前,美國知名高校新罕布希爾大學宣佈,將開始接受中國高考的成績。這也是美國首個能以中國高考成績作為錄取衡量標準的州立旗艦大學。

《紐約時報》援引該校發言人曼茨(Erika Mantz)指出,這一舉措的目的是吸引"優秀的中國高中畢業生";這些中國學生無需再花費一年的時間參加托福等語言考試項目,能夠節約時間和金錢成本。新罕布希爾大學還設立了中英雙語的招生網站,並開設了微信公眾號。據介紹,該校將結合高考成績、申請者中學學業表現和全英文面試來直接錄取學生。值得一提的是,該校去年秋天錄取的781名外國學生中,有半數來自中國。

在新罕布希爾大學之前,已經有6所美國大學能夠以中國高考成績作為錄取衡量標準。在美國之外,加拿大、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多個西方國家中也已出現了承認中國高考成績的高校。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澳洲8所頂尖大學中,已經有7所認可中國高考成績;而在英國,老牌頂級學府劍橋大學現在也認可中國高考。

報導指出,西方知名高校認可高考,讓中國的高中畢業生多了一條出路,尤其是那些高考成績不理想、原本準備復讀一年的考生,現在可以嘗試將成績寄送給西方高校招生處;而對於那些考得不錯的學生,他們也有機會在中國高校和西方高校之間作出選擇,而無需再像從前那樣,額外花費時間和金錢去準備西方大學的各類資格考試。

既勤奮、又有錢的中國學生

西方國家高校認可中國高考,其目的一方面是通過創造申請之便利來擴大申請基數,提高生源品質。紐約大學的一名招生工作人員對《經濟學人》表示,儘管中國的高中生經歷了多年的灌輸式教學、批判性思維能力也有所欠缺,但是高考成績依然是有效的評估手段。這名招生官員說,中國高考評估了與美國考試"不同的能力",其中也包括了自律能力,"經歷過高考的中國學生學術能力非常非常好。"同樣承認中國高考成績的三藩市大學,其校長菲茲傑拉德(Paul J. Fitzgerald)也在學校網站上表示,儘管高考面臨著不少批評,但是它在評價學生是否熟練掌握一個特定知識體系時具備優勢,還能評估學生"是否具備刻苦學習並堅持到底的品質"。

西方高校的另一目的則是增加收入。《紐約時報》指出,憑借高考成績入讀新罕布希爾大學的學生並非新罕布希爾州當地的居民,因此通常每年需要支付4.5萬美元以上的學費和住宿費。根據聯邦政府的統計,美國有37.7萬中國學生,佔全體國際學生的三分之一以上。他們往往會支付全額學費,因而成了美國大學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也指出,西方高校此舉一方面說明對中國學生的接納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也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政治化高考引擔憂

這種基於金錢的考量,也為這些認可中國高考、吸引中國學生的西方高校招來了非議。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就以"向高考磕頭"為題,呼籲這些西方高校應該再仔細審視一下自己的中國招生政策。這篇報導指出,今年多個省市的高考作文題目都非常政治化,考生被要求歌頌習近平思想、闡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一切方面的合理性,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更是公開表示,高考的使命就是「為國家選人育人」。此外,中國高中的教學方式也造成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所欠缺。《經濟學人》注意到,認可中國高考成績的西方高校並沒有公開批評高考的政治化趨勢。在澳洲8所頂尖大學中,只有墨爾本大學現在還堅持不認可中國高考成績。大學副校長伊文斯對《經濟學人》解釋說,學校已經"多次考慮過這一議題",並且判定"其他衡量標準能夠更好地預測大學階段學習的成績"。

不過,這篇報導的作者也擔憂地指出,墨爾本大學將很難堅持該立場。目前,來自中國的學生已經佔到美國以及澳洲高校國際生源的1/3,西方高校越發依賴中國留學生所帶來的收入;頂尖大學中,只要有一部分認可中國高考成績,其餘部分就很難長期堅持原有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