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蒙古國環境部長訪德談及與中國的合作

2010年3月24日

蒙古國國會議員、自然環境旅遊部部長路•鋼蘇(Luimed Gansukh)正在德國進行為期近兩周的訪問。他的德國之行重點是考察德國在氣候保護、生態多樣性和環境保護上的政策與做法。訪問期間,鋼蘇部長接受了德國之聲亞洲部的採訪,訪談中談到了蒙古國在氣候保護和經濟領域與中國的合作。

https://p.dw.com/p/MaES
蒙古國環境部長路•鋼蘇(Luimed Gansukh)在德國之聲接受採訪圖片來源: DW

蒙古國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稀的國家,大約156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上只生活著大約260萬人,而且整個國家的人口幾乎有一半居住在首都烏蘭巴托或附近。草原和森林是蒙古國的最重要生態系統,而由於氣候變暖和降雨量的減少對那裡的生態和物種多樣性帶來了極大的破壞,這對於仍然有35%的人口靠遊牧為生的蒙古國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此,鋼蘇部長說,他的德國訪問意義重大,任務艱巨。

近來沙塵暴從北到南席捲了大半個中國,甚至香港台灣也出現了塵霾天氣。專家們認為,沙塵暴主要發源於蒙古國戈壁沙漠地區和中國內蒙古地區,因此蒙古國和中國在治理沙塵暴上合作十分必要和緊迫。鋼蘇部長說:"在氣候政策上,蒙古國與東北亞國家有著密切的合作,它們是中國、俄羅斯、日本、北韓和韓國。在2007年的峇里氣候峰會上,在蒙古國總統的倡議下,這六個國家的部長們舉行了一次工作會議。六國首腦還計劃舉行氣候峰會,經過了一些推遲後,可能將在2011年舉行。會議討論的一個重點問題就是發源自中國北部和蒙古國南部的沙塵暴,我們知道沙塵暴已經波及北韓和韓國,甚至遠至美國西海岸。"

蒙古國資源豐富,有著巨大的煤、金、銅、鉬等地下礦產儲藏,而中國也是蒙古國最大的礦產資源出口市場。儲量估計在500億到1520億噸之間的奧尤陶勒蓋(Oyu Tolgoi)礦是世界上尚未開發的最大銅金礦,它距離中蒙邊境僅200公里,因此更受到中國礦業巨頭公司的青睞。目前,中國礦業巨頭中鋁集團正在與英澳礦業巨頭力拓集團(Rio Tinto)洽談合作開發蒙古銅金礦的事宜。

中國在國外尋找能源和礦產資源的積極活動近年來特別受到國際輿論的關注,更有批評聲音指出中國在發展中國家尋求資源時忽視人權狀況和生態保護,降低勞動條件標準。談到中國公司在蒙古國礦產資源上經濟活動,鋼蘇部長說,"中國的投資者的確對蒙古國的礦產資源很有興趣,兩國已經在鋅礦開采上有合作,現在正在進行有關煤礦開采的談判,今後將會有更多的投資者到來。"

蒙古國大部分地區雖然冬季寒冷漫長,自然條件堪稱艱苦,但該國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蒙古國經濟呈穩固上升發展趨勢,旅遊經濟也為此做出了貢獻,大約10%的GDP來自旅遊業的收入。蒙古國有兩個鄰國,即俄羅斯和中國,而由於中國經濟多年來高速增長,普通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的熱情越來越高,遼闊宏偉的蒙古草原、戈壁沙漠和人跡罕至的森林、湖泊和牧場,原生態的遊牧生活方式等等,都是吸引中國遊客的旅遊景點和項目。鋼蘇部長介紹說,"俄國和中國是蒙古國的兩個鄰國,大部分遊客都來自這兩個國家,而來自中國的遊客數量佔了到蒙古國旅遊的外國遊客總數的70%左右。"

作者:瀟陽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