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華格納的音樂炸藥

2006年7月26日

賓客入座,幕角掀起,巴伐利亞小城拜洛伊特迎來了第95屆華格納音樂節。本周二(7月25日),一部《漂泊的荷蘭人》奏響了開篇首場。同往年一樣,紅地毯上少不了翩然掠過達官貴顯、文化名流的身影。

https://p.dw.com/p/8r6x
前德國聯邦總統羅曼‧赫爾佐克及其女伴親臨拜洛伊特圖片來源: AP

雅客

自1876年首屆音樂節開始算起,拜洛伊特小鎮已經熱鬧了整整130年。現任藝術總監沃爾夫岡‧華格納——即作曲家理查德‧華格納的孫子,已是一位白發蒼蒼、86歲高齡的老人。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陰晴變幻的政治風雲,華格納音樂節依然屹立不倒。今年,音樂節售票處收到了來自世界79個國家的近42萬份訂單,可惜僧多粥少,只有5萬多人能夠如願走進「綠色山丘」領略華格納音樂的瑰彩。

Schweißfleck-Affäre: CDU Kanzlerkandidatin Angela Merkel mit ihrem Ehemann Joachim Sauer, rechts, bei der Ankunft zur Eroeffnung der Wagner-Festspiele in Bayreuth
德國鐵娘子也是華格納粉絲圖片來源: dpa

本屆華格納音樂節的重頭戲是全新製作的歌劇四部曲《尼伯龍根的指環》。這是代表理查德‧華格納精魂的一部恢宏大氣的壓軸巨作,淨演奏時間持續6晚、總共15小時。整個樂隊必須心無旁貸地投入極大的演奏熱情,才能保證整個音樂節期間連演三場的音樂品質。無怪乎當年的老華格納一眼看中拜洛伊特的自然寧靜,並自此開創了華格納家族橫跨世紀的「綠丘事業」。

非此莫屬

「是藝術選擇殿堂,而非殿堂選擇藝術。」理查德‧華格納的曾孫女妮克‧華格納也得出這樣的結論。妮克說,曾祖父不僅創作了《尼伯龍根的指環》這部歌劇,並且深知它並非普通歌劇院的池中之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華格納音樂劇場是這位作曲家的另一部天才之作。其音響效果簡直就是其歌劇作品的量身定做。需要強調的是,雖然拜洛伊特歌劇院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但它並不拒絕緊隨時代步伐,一直引領最新技術和時尚舞台設計,例如從本周三開始上演的《指環》已經是原劇作的第13次改編。

80歲老翁的處女歌劇

Bayreuther Festspiele -Rheingold Galerie 6
《尼伯龍根的指環》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新版《指環》的最終問世可謂是一波三折。丹麥電影人馮‧特裡爾原本接下了這一聲勢浩大的舞台工程,卻突然於2004年改變主意,原因是作品的規模大大地超過了他當初的預想。情急之下,音樂節藝術總監只好求助於經驗老道、一貫擅長「大手筆」的劇作家多爾斯特。前不久,多爾斯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我當時深感震驚,改編華格納歌劇從來沒有被納入過我的人生計劃。」 《指環》是這位80歲高齡的話劇藝術家平生製作的第一部歌劇作品。

截至8月28日,華格納音樂節還將為觀眾獻上由克里斯多夫‧馬爾塔勒執導的《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激進派導演克里斯多夫‧施林根席夫的《帕西法爾》。華格納歌劇迷們還能有幸參觀關於理查德‧華格納1876年《指環》首演盛況的繪畫作品展。幾年前,華格納研究者喬治‧鮑爾的這一重大發現曾經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