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艾未未:想離開德國 「這個國家不需要我」

2019年8月9日

德國《世界報》8月8日刊登了對藝術家艾未未的採訪。他講述了為什麼想要離開德國,也談及柏林電影節和中國電影審查制度。

https://p.dw.com/p/3Ndlt
Ai Weiwei in der 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
(資料圖片 2019年5月)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I. Fassbender

(德國之聲中文網)艾未未向《世界報》表示:"德國不是一個開放社會,而是一個想要開放、但首當其沖是自我保護的社會。德國文化如此強大,以致於並不真正接受其它的想法和論據。"

他舉例說,曾三次遇到剛上車、計程車司機就讓他"下車"的情況。其中有一次他報了案,收到一個負責反歧視的部門的回復。該部門表示沒有發現歧視的問題,計程車企業稱這是"文化差異"。但他並不認同。

艾未未說:"我的家人和我很樂意在這裡生活,但我還是要離開柏林。這個國家不需要我,因為它很自我中心。"

人權、電影審查

他在採訪中還對德國、美國以及西方政界、商界人士忽視中國人權的做法提出質疑。他指出,如果單純以利潤為目標,那麼西方的民主制度將無法與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相抗衡。民主政體必須要同時關切人權、勞工權益、環境保護等。

艾未未也回答了有關柏林電影節、中國電影審查制度的問題。他講述說,一位朋友曾告訴他,大型電影節很在乎一部電影能否在中國獲得公映的許可。"好萊塢電影中,四成都有中國資金的參與。每個製片人都希望影片能進入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這就像淘金一樣。所以,凡是審查者不喜歡的台詞,製片人都去掉。喜歡達賴喇嘛的演員也不會被選中。"

艾未未提及他自己以及在德紀錄片導演周勍的作品曾被柏林電影節拒絕。

記者問及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曾臨時退出柏林電影節一事,艾未未表示,中國的有關部門並不在乎是否是名人,而是在乎國際形象。

艾未未還提到范冰冰逃稅事件。他表示,在中國,個人所得稅體系並不清晰,然而,這是有關方面有意為之。因為政府官員不希望公開自己的收入。

"沒有家鄉"

艾未未介紹了他的團隊新近製作的三部紀錄片,分別是關於羅興亞人流亡、墨西哥大學生失蹤事件以及香港正在進行的民主抗議。

他沒有說明離開柏林後會去哪裡。他說:"我不知道會在哪裡生活。我沒有家鄉,因為中國拒絕了我,自從我出生開始。如果知道目的地,就不再是難民了。我是一名難民。"

苗子/石濤(德新社、世界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