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舌尖上「危險」的中國

2012年7月13日

德媒認為,貪吃的有錢人不惜重金不怕風險,給瀕危物種帶來厄運。然而,動物保護的意識也在中國覺醒,並取得一連串成功。

https://p.dw.com/p/15Wzw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針對廣西柳州近日發現巴西食肉魚在中國引起的轟動,《世界報》7月12日寫道:"這種食肉魚類迅速增多,引起騷動是可以理解的。這又是一個例證,表明儘管有進口控制,有錢的中國飼養愛好者還是可以從世界各地弄得到異國物種。"

該報說,"全球100個物種被視作危害動植物世界的生態平衡。其中50種已經在中國'落戶'。這種原產於巴西的食肉魚現在也加入它們的行列。中國農業部估計,這些有害物種每年造成的損失超過1200億人民幣。"

"中國的海關部門忙得不可開交,一方面嚴格監管防止寵物飼養愛好者進口稀有外來物種,另一方面更要防止瀕臨滅絕的稀有動物走私進入中國,並上了有錢美食家的餐桌。為瞭解饞和擺排場,有錢人既不心疼錢也不怕風險,無論是稀有蛇類還是其他什麼科屬,任何可以吃的動物都很難逃脫'進炒鍋'的命運。"

該報認為:"……再嚴厲的法律和培訓項目都收效甚微,天文數字般的高額利潤、腐敗交易以及野生動物菜餚能養生保健的,讓這個市場冒任何懲罰風險都繼續繁榮興旺。雲南、廣西和廣東一帶是主要買家所在地,其買賣2011年佔了中國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70%。"

"啟蒙宣傳正在進行"

"不過,中國也正在進行一個啟蒙宣傳,以求取締吃魚翅這個'中國傳統的富裕和社會地位的象徵'。人大委員從2011年就要求在國宴中取消魚翅湯,中國國務院決定在今後3年內逐步取消正式宴會上的這道菜。

"《世界報》援引《環球時報》報導的數字說,中國大陸與港台如今總共消費所有魚翅的95%。溫州的蒲歧成了魚翅產業的中心,20家工廠在那裡加工中國從全球各地引入的90%的鯊魚,每年的營業額大約超過2.5億人民幣。"

"國際動物保護組織估計,每年有7千萬到8千萬條鯊魚被屠殺。籃球明星姚明用有效的公益廣告支持中國的這個宣傳行動,他從2009年起就呼籲不要再吃魚翅:'大家都不在飯桌上點這個湯,殘忍地捕獵鯊魚就會停止。'"

"愛狗狗,不吃狗肉"

《德國金融時報》7月12日寫道:"要是關係到小狗的生命,動物保護者會風馳電掣般地趕到。4月19日夜,一條消息在微博流傳:雲南省的富民到昆明的高速公路有輛卡車將幾百條狗運去屠宰。半小時後大約200人聚在卡車必經的收費站圍堵。"

"這次引起轟動的拯救並非動物保護者的唯一成功。一年前在北京的一條高速上發生過類似的行動。許多城市的年輕人早就不能想像食用狗肉。動物保護意識在中國愈加覺醒,小狗在中國也漸漸成為人的最好朋友。"

摘譯:林泉

責編:謝菲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