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胡錦濤講話-是鮑彤對還是鄭宇碩對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7月4日

胡錦濤七一確實發表了「重要講話」,但卻與海外最近炒作的大相徑庭。胡錦濤為何大談「三個代表」?是確實原來考慮政改,後來又收了回去呢,還是完全是海外的胡亂臆測。現綜合西方有關報導與分析如下。

https://p.dw.com/p/3oD8
握手圖片來源: AP

胡錦濤講話發表後,一位中國問題分析家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台CNN說,胡錦濤的講話表明胡在同江澤民及其派系的鬥爭中暫時讓步。英國每日電訊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由於事先洩漏的講話內容引起了中共高層中江澤民親信的震驚,胡錦濤被迫刪除了這些敏感內容,以免被「錯誤詮釋」。

中國社科院學者康曉光對法新社說:「胡錦濤現在不能推出自己的新政策。在這個意義上不能稱他為新領導,因為他還沒有完全取代舊領導。「」在中國政治中新領導不能立即脫穎而出,並推出新政策。江澤民用了10年,胡錦濤同樣要用一段時間。」

香港城市大學著名學者鄭宇碩表示,「我認為這個講話是胡錦濤的一個策略,他顯然不打算目前與江澤民對抗。他覺得不值得冒此風險。「」他相信時間站在他一邊,所以他採取保守策略,對江澤民大加頌揚。「」胡錦濤顯然要給江澤民發出一個訊號,他沒有挑戰他(江的)理論的意圖。」

但鄭宇碩還指出:「有明顯的跡象表明,他們(胡錦濤與溫家寶)正在試著建立他們自己的權力基礎和政治影響,嘗試使他們自己與老領導人有所區別。「」圍繞政治改革的戰爭剛剛打響。我毫無疑問地期待著政治改革在今後幾年裡展開,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改革將進展到什麼樣的規模還不清楚。」

原趙紫陽的智囊鮑彤卻似乎對共產黨領導人「看透」了。他對法新社說:「他(胡錦濤)沒有推出任何新東西來,他唯一推出的東西是維護黨的路線。他沒有推出任何他自己的想法。「」黨的路線是高度維護黨而不要去改變它,黨就是這麼個黨,永遠不可能變成另外一個黨,既不會變成民主黨也不會變成共和黨。「」也許會發生變化。但如果發生變化,將是因為沒有別的出路了,而不會因為哪些領導人想要這個變化發生。」

美國伍羅德.威爾遜國際學者漿液中心的研究員林岡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記者說,中國「建立黨內民主要花好幾年的時間,而黨外民主還很遙遠。」

據多維網報導,北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美關係學者說,非典之後,社會控制和公共輿論控制反而更嚴了。

西方媒體的有關報導與分析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看問題。儘管看法有所不同,但也都有些道理。

從6月初開始,人們都在傳說,胡錦濤將在七一推出改革方略。而七一真正推出的卻是對「三個代表」的強調。其實,仔細想一下,會發現那時所謂中國內部透露出的消息不像是空穴來風。首先,胡錦濤在七一要推出重要講話,這點後來得到了證實。第二,所謂內部消息,說的是小步的改革,先在黨內試行,無論在步驟上還是胡溫的風格上看都不出格。

假設這當初的消息不假,那麼問題是,究竟是內部的激烈反對意見導致後來的變化呢,還是胡溫「自我約束」?兩者都有可能。從胡錦濤執政以來的風格看,求新有之,求穩同樣有之。

這期間已經發生過了與傳聞「不符」的事例,那就是八國首腦會議。當初有傳聞說中國可能首次參加,後來成了只是臨時列席。中國外交部也聲明,中國參加八國集團的條件還不具備。那麼,是當初確有突破之意而後來修訂之呢,還是傳聞有誤呢?兩件事情對照起來看,也許會有點啟發。謹慎探路,似乎構成了這個執政初期的特點。也許用「進兩步退一步」來形容更恰當一些。江澤民完全拒絕八國首腦會議,而胡錦濤畢竟去了。只不過宣佈正式參加的條件不成熟而已。這還是有區別的。

從強調「三個代表」看,胡錦濤的講話表明了兩點:一是強調遵循江澤民的道路,二是加上自己的理論色彩,比如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也許,要在理論上先扎穩了,然後從「為公」,「為民」的角度為將來可能採取的措施鋪就理論道路?

在中國共產黨執政史上,歷來是兵馬未動,理論先行。文化大革命,先讓姚文元戚本禹之流寫一通文章;鄧小平搞改革,先要來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討論;就連華國鋒也需要「你辦事,我放心」。

當然,胡錦濤這次是在江澤民理論上加上個詮釋性的「附加理論」,是「肯定之肯定」。但中共執政史上,有了新的理論,一般就會有新的舉措。不管「為公」,「為民」將來為什麼舉措鋪路,它多半會顯露出它的用途來,而且可以是多用途。比如,近可為「打富豪分田地」開道,遠可為政治改革護航。

而採用「附加理論」的形式,則是目前局勢下聰明的辦法,既求了新,又不失於穩。也許這會是個高招。

(平心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