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聯合國氣候大會主辦國南非應對氣候變化

2011年12月5日

201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主辦國南非,已明顯感覺到氣候變化帶來的後果。乾旱和洪澇威脅著成千上萬小農戶的生存。但是,尤其在農村仍必須進行大量的宣傳教育工作。

https://p.dw.com/p/13IIx
土地肥沃,但是缺水圖片來源: CC/World Bank Photo Collection

擁有566個村民的科美勒村,地處南非土地肥沃的林波波省,這裡為農業豐收提供了最理想的條件。科美勒村的農田在松潘山的環抱之中,人們在這裡種植玉米、小米,以及木瓜和芒果等熱帶水果。

村子裡的生活節奏隨著每年十月至三月間的雨季而變化。然而,如今雨季越來越缺少雨水,為了寶貴的雨水,人們必須長時間地等待。儘管如此,對於「氣候變化」,科美勒村的人鮮有所聞。根據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一項調查,人們更多地認為,乾旱的原因在於神靈發怒了。

roadside fruit vendors - Limpopo Province, Südafrika
南非是世界上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圖片來源: CC/jacashgone
The medicine man or sangoma, South africa
南非的巫醫往往比環保人士更受人尊重圖片來源: CC/MercyWatch

無論村民們用多少山羊供奉神靈,都無法確保雨季和旱季的交替。村長對英國的研究人員說:「我們每天都感受到大自然的變化,但我們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然而,雨還是下了。在雨季遠未到來之前,河水就漫過河岸,摧毀了半個村莊。

通過宣傳教育應對氣候變化

在氣候條件方面,南非如今早已是四面楚歌。非洲的南端多為沙漠和半沙漠,由於氣候變化,這裡的氣候日益極端化——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裡就發生了三次所謂的「世紀洪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擔心,極度乾旱和洪災可能很快會導致資源爭奪。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其2011年公佈的有關極端氣候的特別報告中警告:該地區的「惡劣天氣」將日益增多。科學家們擔心這種極端天氣會明顯增加。他們認為,受害地區將難以得到恢復,而基礎設施也無法應對這種變化。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是那些本來就一無所有的人。小農戶們直接依賴氣候條件,無論在職業上還是生活空間上,都沒有迴避的餘地。而恰恰在農村地區,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為什麼周圍的世界在發生劇烈的變化。

Thunderstorm, South Africa
先是沒有雨水,接著又大雨成災圖片來源: CC/Jonathan Gill

因此,開展訊息宣傳工作是南非與氣候變化作鬥爭的最重要的方法。為「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和南非環境局開展工作的伊雷妮•路卡索維茨(Irene Lukassowitz)博士說:「人們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責任主要在於他人。但是,人人都可以為保護氣候出力。對受害者,我們不能任其繼續無知和無能為力,而是要讓他們參與到行動當中。」

能源供應需要改變思維

南非政府如今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就在2011年四月,南非環境部長艾德納•莫勒瓦(Edna Molewa)在議會表示:「氣候變化已經成為現實。農業產量下降,食品價格上漲。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辦法只能是抓住有利於全球氣候保護帶來的新的增長機遇。」因此,南非希望通過建造風力發電站和太陽能設備,到2025年將生態電力的比例提高到15%,並增加五萬個就業位置。屆時,要減少42%對氣候有害氣體的排放。

然而,南非氣候領域的任務艱巨:由於煤炭資源豐富、薪水水準低,南非的能源成本屬於世界上最低之列。這個非洲經濟最強大的國家,同時也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國家,每年人均碳排量為10噸,比世界平均水準高43%。而另一方面,30%的南非人迄今還沒有用上電。

Sasol Secunda, Südafrika
南非薩索爾煉油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南非之首圖片來源: CC/hyper7pro

煤碳液化設備也是造成這一負面結果的原因之一。這些設備原本是為了在南非種族隔離時期不依賴石油進口開發的。在把煤加工成柴油的薩索爾煉油廠,每年有7540萬噸溫室氣體被排放到大氣中,成為世界上碳排量最大的工廠。

區域思維帶來全球性變化

然而,首先起作用的是小項目。科美勒村在最近一次大水後,加高了堤壩。房屋也不再直接建在河邊。同時,村長也不允許有人為了賺錢而砍樹。

村民們與謝菲爾德大學的科學家合作,重新使用當地原有的豆種。這些豆種夏天只需少量的水,其根系能夠加固土地,以便冬天播種玉米。重新利用這一知識,使林波波省的居民得以自己動手,創造「好天氣」。

作者:Wiebke Feuersenger
責編:當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