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軍佔領巴格達四周年

德國之聲 馬裡斯.肖姆2007年4月9日

四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3年4月9日,美國軍隊武裝侵入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維持了24年的薩達姆侯賽因的政權被推翻了。幾個月後,美軍在伊拉克的一個地洞內抓獲了前伊拉克的總統薩達姆。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初,人們就可以預見到伊拉克前獨裁政權的終結。德國之聲將一系列與推翻伊拉克政權有關歷史事件進行總結:

https://p.dw.com/p/AE02
四年後,伊拉克仍是暴力不斷圖片來源: AP

時間:1990年。地點: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面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在80年代兩伊戰爭結束後,他的國庫空虛。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了其石油資源豐富的鄰國科威特。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一天後,聯合國通過決議,對伊拉克實施經濟制裁。薩達姆被迫限制伊拉克居民的糧食供應。但是他還是不願意善罷甘休。對此美國做出了強烈的回應。1991年1月17日,當時的美國總統老布希發表國情咨文說:「國際聯軍開始對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內的軍事目標發動進攻。就在我發表講話的同時,戰鬥仍在繼續。目前地面部隊尚沒有行動。五個月前,薩達姆侯賽因入侵了科威特,現在我們開始對伊拉克宣戰。」

11天後,戰鬥結束了。但是聯合國通過的經濟制裁仍然有效。聯合國通過的第687號決議規定,禁止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射程超過150公里的導彈。這一決議被薩達姆政權接受。聯合國的武器核查員對伊拉克的軍事裝備予以監督。但是薩達姆對聯合國工作人員百般阻撓。1996年3月,薩達姆第一次拒絕聯合國檢查其一個軍事基地。1998年,聯合國撤回了武器核查員,而之後薩達姆一次又一次的讓相關談判無果而終。

2001年,西方對伊拉克的口氣變了!小布希當選美國總統。他表示,伊拉克系統地違背聯合國決議,卻從來沒有因此而受過懲罰。他呼籲對伊拉克制定新的制裁方案。

2001年的911事件後,美國對伊拉克的態度更為強硬。小布希總統說,他有證據顯示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且薩達姆政權和國際恐怖組織之間有聯繫。2002年9月11日,美國總統布希對聯合國發表講話稱:「如果伊拉克政府希望和平,就必須立即無條件地放棄、公開並銷毀所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遠程導彈。如果伊拉克政府希望和平,就必須立即中止與國際恐怖組織的聯繫,並且支持打擊恐怖主義,履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決議賦予所有成員國的義務。」

一周之後,薩達姆侯賽因表示願意再次允許聯合國武器核查員進入伊拉克。2002年11月,聯合國通過了第1441號決議,要求伊拉克在30天內裁軍。伊拉克接受了這一決議,國際核查員再次進入伊拉克,並且首次進入伊拉克總統府官邸進行檢查。

2002年12月7日,核查員向聯合國遞交了第一份有關伊拉克軍備的報告。美國批評這份報告漏洞百出以及與伊拉克的合作還不夠全面。當時美國的國務卿鮑威爾受到總統布希的委託,在聯合國安理會內施壓:
「各位同事,現在是聯合國安理會向薩達姆政權明確表態的時候了。現在我們應該讓他知道,我們不會被他的策略所矇蔽。沒有人希望戰爭。但明確的是:我們看到的有限的進步以及微乎其微的質的改變,都是因為一個強大的軍事威懾力量的存在。一些國家願意冒著年輕士兵生命的風險,讓世界免受伊拉克武器的威脅。」

2003年3月16日,美國總統布希、英國首相布萊爾和西班牙首相阿茲納爾舉行了會面。他們給薩達姆下了24小時的最後通牒,要求他立即裁軍,並且流亡海外,遭到拒絕。四天之後,美國開始對伊拉克的軍事空襲。

2003年4月9日,美國軍隊進駐巴格達市中心,結束了薩達姆為期24年的獨裁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