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政黨怎樣為競選融資?

2010年11月2日

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前,民主黨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共和黨的競選融資。背景是美國最高法院今年年初的一個判決,為競選捐款大開綠燈。從那時起,共和黨就極力阻止頒布一項規定接受捐款方至少應該公開捐款來源的法律。

https://p.dw.com/p/PwNR
美國眾議院圖片來源: AP

面對鮑伊州立大學的4500名聽眾,歐巴馬對共和黨候選人的捐款來源提出疑問。他並沒有指名道姓,但大家都很明白,他指的是美國商會。美國商會拿出7500萬美元,資助共和黨2010年的競選活動。他說:

"共和黨拿出無數金額做廣告短片,攻擊民主黨候選人,但卻不公佈錢是從哪兒來的。……它可能來自石油行業,也可能來自保險業,甚至可能來自外國企業。你搞不清楚,因為他們沒有公佈的義務。"

歐巴馬的結論是,這不僅對民主有害,而且是對美國的民主有害。歐巴馬這番話是10月7日說的。從那天開始,美國媒體就對民主黨的這一競選策略是否有意義展開了激烈論戰,因為它讓人產生民主黨似乎黥驢技窮的感覺,起碼共和黨就是這樣嘲諷還擊的,比如前總統布希的前首席幕僚卡爾‧羅夫(Karl Rove)就惱怒地表示:"你們沒有其它招數了嗎?"羅夫是共和黨最會募捐、最會分捐款的人物之一,他說:

"這些人不覺得丟臉嗎?這總統,用這種不客觀的說法攻擊政敵,不合適吧?當總統的,怎麼能這麼做呢?"

確實,民主黨至今沒有證明,共和黨也用了國外捐款,比如說來自中國的捐款,開展其競選活動。而受到攻擊的共和黨呢,絲毫沒有公開其競選經費來源的意思。而這也並沒有給共和黨帶來任何負面影響,因為大部分美國人目前更擔心的是其它事情。

德國在美子公司積極向兩黨捐款

《華盛頓郵報》指出,其實早有數百家外國企業合法涉足美國的競選活動了,其方式是通過在美國的子公司。這些子公司有權正式成立所謂的"政治行動委員會",為競選募捐並分配捐款。過去10年,這些委員會向美國兩大政黨或獨立競選人大約捐了6000萬美元,其中光是為今年的選舉就捐款1200萬美元。

目前參與募捐的德國公司包括巴斯夫、拜耳、西門子、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等。德國電信的美國子公司在為美國競選捐款的外國企業中甚至排名第八,至今捐助32萬美元。據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的統計,德國電信子公司的捐款,57%給了民主黨,43%給了共和黨。名列前茅的是比利時的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啤酒公司、英國的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BAE Systems)和英國的葛蘭素史克製藥公司(GlaxoSmithKline),其捐款金額在51.3萬到64.3萬美元之間。

阻止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法案未能出台

雖然2010年的這些捐款,民主黨獲益更多,但民主黨還是試圖限制外國企業及其在美子公司的影響。民主黨希望將來的"外國"組織更多地是由多國公司組成的,希望禁止這些公司的美國子公司成立政治行動委員會。共和黨參議員成功地阻止了這項法律的出台,令不少跨國企業非常高興,其中也包括德國的巴斯夫。巴斯夫在華盛頓為此做了很多院外活動。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的美國分公司究竟是根據什麼標準來決定給誰捐款呢?其美國分公司副總裁斯蒂夫‧戈德堡(Steve Goldberg)在《華盛頓郵報》上告知,"我們根據候選人對一定的、涉及我們業務的關鍵問題的態度以及根據他們和巴斯夫公司所在地的關係"來評估候選人。

作者:Silke Hasselmann 譯者:施彥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