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經濟問題是核心

2012年2月2日

德媒認為梅克爾訪華首要任務是經濟,旨在贏得投資,幫助解決歐債危機,人權問題不再是首要問題。由於歐洲危機,梅克爾即使談及西藏或異議人士也不會理直氣壯,她其實是作為「最高級別的投資者關係經理 」訪華。

https://p.dw.com/p/13vIy
圖片來源: Reuters

《世界報》2月1日認為,"梅克爾訪華的核心是經濟問題,她想爭取中國對德國以及對歐元救助傘的投資。一位德國高級政府官員在柏林表示:'她的中國之行的核心訊息是:歡迎中國的投資'。"

《每日鏡報》2月2日分析說,梅克爾想獲得中國對歐債危機的援助,就不要以"請求"的姿態登場,而應表明,"不僅是幫助歐洲,也是幫助中國。經濟強大的歐盟也對中國有利,一方面北京可以將其價值約2.45兆欧元的外匯儲備不僅投資於面臨危機的美元,而且通過投資歐元使之多樣化。另一方面中國參與歐元救助傘會提高其槓桿功能,改善其保護作用。中國通過加強參與國際貨幣基金或通過直接對歐美國家投資可以支持歐洲這個中國最大、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反過來又對北京有好處。"

該報寫道: "梅克爾意識到,中國及其它新興工業國家外交政策的份量在今後幾年將會繼續增強。而中國則感到,德國不僅在經濟上而且也在政治上是中國在歐盟的最重要夥伴。女總理特別感興趣的是中國如何評價金正恩掌權後的北韓,北京是北韓最重要的政治經濟盟友。歐盟對伊朗的石油禁運也在議事日程上,中國迄今在最重要的政治問題上忠實地站在德黑蘭一邊,因為中國石油進口的10%來自伊朗。北京現在也和莫斯科談判,以增加從俄羅斯進口石油,減少對政治上反復無常的伊朗的依賴性。……最終關於敘利亞的討論也會有爭議,因為中國迄今與俄羅斯共同阻止安理會決議。"

該報認為,中國的人權狀況在最近幾個月"繼續迅速惡化","梅克爾知道這個悲哀的人權局勢,也會像以往四次訪華那樣談及這個題目。"

《商報》專欄作家弗蘭克‧澤林(Frank Sieren)(2月1日)在該報撰文說, 梅克爾领導歐洲,"實際上承擔著對歐洲的責任,她希望中國對歐洲的債務困境施以援手,所以角色分配很簡單,北京傾聽,梅克爾得說服。"

作者認為,前提有了變化,"中國政府目前沒有興趣再玩離間歐洲政府首腦的老游戲,想要實實在在的東西。……"

他以三一重工收購德國的贏利公司普茨邁斯特(Putzmeister)為例說,這個收購 "也在經濟上敲響了潮流改變的警鐘","中國人利用危機在歐洲收購。"

"人權不再是首要問題"

作者斷言,梅克爾此行"無論如何不再首先關係到價值、法制和其它西方的'熱門出口產品'。"

"梅克爾不再首先作為人權守護者去中國,相反,當她談及西藏的流血騷亂和艾未未與其他異議人士的遭遇時,歐洲的危機讓她很難有恰當的語調和措辭。梅克爾也不再作為德國產品的最高推銷員進入這個繁榮國度,……"

"從根本上而言,梅克爾是第一位德國總理、其實是第一位歐洲政府首腦,作為最高級別的投資者關係經理被北京接待。此行的成功與否最後將以這一問題衡量:她的巡演是否好到足以讓北京那些對歐洲抱有懷疑的人信服?……"

編譯:林泉

責編:石濤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