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深入骨髓的不信任

2018年8月2日

據報,有數十萬中國兒童被注射了無效疫苗。德國之聲專欄作者Frank Sieren認為,中國國內的藥品和食品醜聞要比川普的貿易戰更具爆炸力。

https://p.dw.com/p/32UrG
Kinderimpfungen in China
長春長生生物科技公司被爆出醜聞,引發公憤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

(德國之聲中文網)北京充滿危機感:習近平在記者會上稱,中國必須"刮骨療毒"。人們很少聽到過這位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如此強硬的說法。政府總理李克強補充說,(疫苗事件)"突破了人的道德底線"。兩人不得不予以痛斥的這一問題實在巨大,並且,很例外地,同川普及其發動的貿易爭端無關。

無用疫苗

本周,疫苗醜聞震撼了中國,並成為很長時間來罕見的舉國上下爭議的一大主題。這不奇怪:成為受害者的兒童可能多達數十萬。數天來,不斷有細節為公眾所知:最初,中國藥監當局通報說,長春長生生物技術醫藥公司在狂犬病疫苗生產及品質管理的文件上作假。一旦感染狂犬病毒,兒童有可能很快致死。公眾同樣是現在才知道的是:視察員去年就已發現,長生,還有其它企業,例如武漢生物製品公司,生產低質、無用的白喉、破傷風和百日咳疫苗,投入市場。僅2017年10月,就有65萬支無效疫苗進入市場,它們主要被注射給兒童。中國民眾憂心忡忡,尤其是因為所得訊息相互矛盾,人們到現在也不清楚,很多中國嬰兒從滿三個月起就定期注射的疫苗"僅僅"是無效還是甚至是危險的。可以讓人稍稍喘口氣的是:20多萬兒童那裡,疫苗注射迄今未顯示副作用。儘管如此,該問題引起的震驚之大實在可說是深及骨髓。

China Hongkong Milch wird aus Regalen geräumt
2008年的三聚氰胺醜聞使很多中國人今天都無信任感圖片來源: AP

 

人們又一次義憤填膺,畢竟,中國衞生業及監管當局濫用民眾信任感的行為,並非首次。最令人震驚的醜聞發生於2008年:超過30萬嬰幼兒因喝了國產奶粉而致病。中國廠家在生產中添加了塑料前期產品三聚氰胺,以增加蛋白含量。6名兒童甚至因此死亡。該案主犯被判死刑,但顯然未產生以儆傚尤的效果。各種醜聞依然層出不窮:2012年,數十家醫藥公司生產的數百萬膠囊藥品中使用含鉻元素的凝膠體;兩年前,中國企業將大量庫藏錯誤的過期疫苗投放市場,後來才被曝光、當事人被逮捕;本月剛傳出消息:浙江華海藥業的一種降壓藥含有潛在致癌物。

老問題

習近平未能解決這一問題。有關當局監控不力;儘管他實施了嚴厲的反腐戰役,貪腐現象依然普遍存在。去年11月,當局曾避開公眾,對長生公司判罰340萬元人民幣(相當於50.7萬歐元),此舉被證明是政府自討沒趣。在民眾看來,當局這麼做是為盡快讓醜聞矇混過關。尤其是,這一罰款數量同該企業盈利相比不過九牛一毛。2017年,長生盈利約為7200萬歐元;再者,作為生產者,長生顯然還得到國家補貼,額度高達約600萬歐元。很多中國人在網上表達憤怒。網路上出現照片,顯示長生公司老闆和妻子在瑞士駕豪華車、乘坐直升機的情形。國家網路審查當局來不及屏蔽相關圖片。甚至官媒《環球時報》也稱相關事件直如"海嘯",指罰款只是"象徵性的"。

面對民眾的無助之感,北京拿出"零容忍"姿態,試圖以此挽回民心。李克強總理宣佈將設立調查委員會,清理藥業腐敗機構。

作為上市的家族企業,長春長生藥業公司的生產已經中止,公安提請批捕18人。董事長高俊芳及其一下屬已被捕。他們將被判長期徒刑,長生預期將被改制、重組。自醜聞曝光以來,長生股指下跌60%以上。再大的跌幅已不可能,因為,根據中國的股市規定,股票一天內最多只能下跌10%。

全行業臭名聲

對沒有涉入的其它製藥企業,該醜聞亦帶來痛苦後果。中國最大的疫苗生產商- 雲南沃森生物、深圳康泰該、重慶智飛的股票在深圳股市暴跌,幅度最高達10%。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本文作者澤林20多年來在北京生活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藥業本是北京的"中國製造2015"戰略中要特別扶持的產業。根據該戰略,國內藥業要盡快趕上西方,並產生自己的全球市場領先者。這一計劃暫時無望實現了。在出現了新近的疫苗醜聞後,中國藥業要做的事情超過以往任何時候。德國拜耳等外國生產商們勢必將因此獲益,因為,中國消費者們有很好的記憶力。三聚氰胺醜聞發生10年後,很多中國人仍購買境外奶粉。誰有財力,就會去特區香港和澳門,接種疫苗。當地居民已擔心出現接種疫苗旅遊潮。而這也是社會導火索。很多中國人,尤其是不斷擴大、日益自信的中產階層,批評說,健康的生活不應是富人的特權。重建民眾中失去的信任感,將是對北京的一個重大挑戰。光有嚴厲處罰斷斷不夠。政府應及時意識到公民們的憤怒情緒,盡早實現透明,否則,憤怒情緒就會轉變為抗議。人們畢竟缺少自由選舉這一閥門。眼下這樣的醜聞會比任何一種貿易戰都更快地演變成火點。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