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換個視角很有必要

2019年2月22日

慕尼黑國際安全會議表明,現有的世界秩序正在瓦解。專欄作者澤林認為,歐洲不得不重新定義自己的利益,學會依靠自己的力量。

https://p.dw.com/p/3Dsqe
55. Münchner Sicherheitskonferenz -  Yang Jiechi
楊潔篪2月16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T. Hase

(德國之聲中文網)第55屆慕尼黑國際安全會議於上周日落下帷幕。但與其它國際會議不同,在那裡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回響。大約3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本屆會議,90名部長到場探討國際安全政策的局勢。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人們談論的風險很多,機遇太少;對舊有傳統的擔憂超過對新生事物的好奇。

這一點在美國人那裡能夠最明顯的看到,美國是在一個新的世界秩序中失去最多的一方。美國副總統彭斯聲稱,美國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更為強大,"領導世界"義不容辭,但他越是這樣不遺餘力地強調,就越讓人覺得現狀不是這樣、今後也不會是這樣。他要求盟友更多地聽從美國,比如退出與伊朗的核協議,或者對中國的通訊技術說"不"。彭斯說,"如果我們的盟友更多依賴東方,我們便無法保證保護西方。"只是他的這個面對歐洲的立場,連英國都無法贊同。

梅克爾主張多邊主義

對新生事物,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現出更多的開放態度:她雖然承認我們的思維結構還徘徊在二戰的陰影裡,但她也不願打破這個結構,而希望小心翼翼對其進行"相互連接式思維"的改革。梅克爾巧妙地進行了論述,稱相互關聯的歐洲防務政策,並不針對北約,而是有助於北約更有效率。她說到一同研發武器系統,營造共同的"軍火出口文化"。她也談到同非洲的夥伴關係還處在起步階段,而中國則在最近年間大規模地在非洲推動了發展援助。人們可以相互學習,不過直到目前,歐洲還沒有起草一個針對非洲的發展政策。她還說,在經濟合作方面,"俄羅斯仍然是一個夥伴",迫使俄羅斯依賴中國,不該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多邊主義的道路,雖然艱難、漫長,而且複雜,但它比單邊主義強很多。這話是說給美國聽的。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本文作者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對於崛起的中國來說,最簡單的是拋棄舊有的世界秩序,因為在這個秩序裡沒有北京的位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說,中國支持多邊主義,主張在國際事務中以"協調、合作以及穩定"為目標,同美國的關係也是如此。對此,人們在國際法領域不能使用雙重標準,以及選擇性詮釋。在中國看來,同伊朗簽署的核協定,便是多邊外交的成功範例。他希望,美國能有更多的自信,對別國抱有更多的尊重。說到這裡時,梅克爾頻頻點頭。這不奇怪,川普总統剛宣佈德國汽車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隱患。

然而,這位七十年代曾為老布希短期當過翻譯的中國外交掌門人,卻不同意梅克爾對中國提出的期待。梅克爾希望中國參與裁軍談判並簽署中導條約。楊潔篪說,這一老舊制度早已不適用於新世界。更何況,中國的軍備戰略純粹是防禦性的,對別國"不存在任何威脅"。中國於1964年聲明承諾,核武器只用於報復性回擊。

也許在這種狀況下,更有意義的不是恢復舊的中導條約,而是開闢一個新的裁軍模式。美國的軍費開支依舊是中國的4倍之多。中國擁有超過270枚核彈頭,而俄羅斯和美國則分別擁有4000多枚。也許在新的裁軍模式中,中國能夠扮演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在新的世界秩序中很難不考慮中國的存在,顯然梅克爾總理也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盡可以更努力、更了不起、更超人,但我們畢竟只有8000萬人口,一旦中國決定不再同德國搞好關係,我們將很難對付。不僅我們,全世界都會受到影響。"

為什麼不同中國對話?

中國的強大,沒有依靠軍力,而是表現在經濟上,歐洲應該抓住這一發展時機。恰恰在當下,有很多領域都可以同中國、而不是同美國,展開更明智的對話。為什麼不利用這一時機?但這並不意味著,今後冷落華盛頓。

歐洲的利益越發清晰地表現出來:中國和美國都必須置於強大的全球性機構的框架內,必須准許辯論以及改變聯盟。但直至目前,歐洲連一個共同的中國戰略都拿不出來。就從這裡開始吧。要注意,如果我們尊重中國的利益,中國也會尊重歐洲的利益。只有我們成功地更換視角,才能制定出成功的戰略並付諸行動。梅克爾在她的演講中坦誠地說到這一點,她說,穿上別人的鞋子,眼光稍微放遠一點,看看能否找到雙贏的解決辦法。她認為這樣做,可能比自認為"萬事無所不能"要高明一些。

川普总統單邊行動的一個結果是,加速了現存世界秩序的結束。這不啻是一個歷史的嘲諷。也許人們還可以更樂觀地這樣來描述:川普的自私,像肥料一樣,催生出一個多極的世界秩序,迫使歐洲不得不表明立場。

本文作者澤林已在中國生活了25年。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