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波昂聯合國環保會議特裡廷部長發呼籲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5年5月18日

德國聯邦環境部長特裡廷在德國波昂召開的聯合國環保會議上呼籲全世界採取行動,繼續環境保護的努力。這位綠黨政治家在會議上要求國際社會在2012年《京度議定書》到期之後仍然能夠繼續環保進程。中國代表也發了言。

https://p.dw.com/p/6ery
特裡廷部長圖片來源: AP

特裡廷強調,現在就應該為2012年後的發展設立目標。他強調,現在地球變暖所帶來的環境惡果是「痛苦的現實」。此次在德國波昂召開的聯合國環境會議是為今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簽署國峰會做準備的。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對此,我們目前還沒有解決方案。」巴西代表安格雷‧克利亞與其他與會者一致認為: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事實。她認為,人類應該採取一切努力,防止全球每年的平均氣溫增長超過兩攝氏度。很多發展中國家已經意識到,他們也應該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工作中來。他們知道自己國家現在已經不能和工業國家在100年前一樣,通過高額消費能源來實現發展,因為他們很可能成為乾旱、洪水或者龍捲風等自然災害的受害者。

阿根廷健康部長岡薩雷斯‧加西亞強調,目前很多人認為,一定範圍內的氣候變化已經不可避免,「我們已經不能改變氣候變化帶來的惡果。因此,我們不能只採取行動避免或者限制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還要幫助那些受災國家是適應並克服這些自然災難。」

他建議,在京度議定書中加入條款,規定發達國家有義務幫助貧窮國家克服自然災難。很多與會者認為,去年夏天同樣在波昂舉行的可再生能源國際會議是對減緩氣候變化速度的一個積極的貢獻。

參加會議的一位中國代表用英語發言說:「中國政府剛剛制訂了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我們加大力度促進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在農村地區,例如風能、生物質發電、生物廢料燃燒、水電和地熱——這些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要佔到全國電力生產總額的10%。」

此次會議的東道主德國以環境保護世界著稱。這一會議對德國環境部長特裡廷來說理所應當的是主場比賽,承擔會議費用自然是東道主的義務。而且:「去年在波昂可再生能源會議上通過的行動綱領可以每年在全球減少12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們需要波昂的『環保精神』,來幫助人類克服歷史上最大的挑戰。氣候變化已經成為痛苦的現實。」

此次國際會議是為了方便各國交流環保經驗,並同時為今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全球環保峰會作準備。蒙特利爾峰會不僅要討論全球環境保護如何從京都議定書生效中獲益,而且還將討論「後京都議定書時代」。因為京都議定書的有效期是從2008年到2012年。之後,所有簽署國家都從協議書規定的義務中解脫出來。歐盟委員會的代表盧戈-梅茨格警告說,現在就要為將來做計劃。

「離京都議定書到期只有七年了。如果我們不知道之後的目標是什麼,歐盟正常的立法周期將受到影響。因此,制定目標對歐盟來說是頭等大事。」( 戴德萊夫.雷彭 / 當遠)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