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法國人在上海

2011年12月11日

永康路看起來有點隱秘,就在前法租界的一個角落。一排舊磚房,大電纜纏結桅桿。法國人以前把它們帶到這裡。一直到1943年,這條路不叫永康路而叫雷米路。如今這條街上有法國咖啡酒吧,餐廳和麵包店。法國人又回來了。

https://p.dw.com/p/13NxO
上海圖片來源: DW

「我一個月前來到這裡,而且注意到:這裡只有法國人。我就住在轉彎角,舊的法租界區裡。我在法國餐館酒吧裡工作。我實際上只和法國人以及一些西方人在一起。我們和中國人不大往來。」

安布羅斯‧普羅菲(Ambroise Proffit)站在永康路上的"學員咖啡廳"門口。22歲的他來自巴黎,是飯店經理員。在這個房內都是法國人。普羅菲說,通常情況都是如此。

塞克斯特斯(Harauld Sextus)說,特別是二十歲出頭的人會來這裡。他來自格德樓普(Gouadeloupe),已經在上海生活了十年,他很喜歡觀察他年輕的同胞們湧入上海。

上海是時髦的、與眾不同的

上海是時髦的,不同的。好像是個永不結束的舞會。所有的事都被允許。在歐洲,生活不怎麼特別。在中國一切都很好。這裡是明天的市場。很多人想加入。上海就是這麼新潮。這裡是今天的紐約。90年代大家都去紐約。現在,大家都想來上海。

不是英國人在紐約,而是"法國人在上海",法國人在上海。這是一首新歌,由一個年輕的法國人和他的上海樂隊用普通話演唱,歌名是:浦西獅子。

Bilder aus Shanghai von Sandra Petersmann Flash-Galerie
前上海法國租借區一角圖片來源: DW

有百年之久,法國人在他們的上海租界區內有主導權。但是,上海由中國共產黨接管後,一切都結束了:從今以後那裡再沒有法國人,法國人不再出現永康路上,不在上海,也不在中國。直到今天才有所改變。舊的法國區又成為新的法國人的中心。基礎設施也是如此:據官方統計,城裡有46家法國餐館,以及無數的酒吧、咖啡廳、麵包房、俱樂部。名為"上海,您好!"的網站是他們的虛擬游樂場。另外,還有幾個協會:法語圈,法國學生俱樂部,甚至是中法聯姻的夫妻協會。千萬不要忘記還有:"團結上海"這個救援組織。

非事事順心 但也不難

很多人來到這裡,以為他們可以成功。但是,在上海其實很困難。他們不會說中文。許多事情都沒有準備好,很容易掉入陷阱。好像在押寶。我們會給他們訊息,告訴他們這裡的情形。新來的人必須去警察局登記。使用毒品必須非常小心。我們這裡也有一個救援處,有問題時可以幫忙。

托馬斯‧沙布裡埃(Thomas Chabrières)受法國領事館之邀負責"團結上海"這個救援組織。他估計,多達30000名法國人住在上海。上海是法國在亞洲的最大社區,而且繼續增長。沙布裡埃說,許多人來這裡,去餐館打工或者在這裡過過夜生活享樂一下。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想在這裡認真的經營事業:進口葡萄酒,設計,旅遊。

每天從法國和歐洲傳來有關危機的消息。一個遙遠的世界。在上海大家還是豐衣足食,無憂無慮。離開法國來到這裡會很難嗎?

"不是真的,不是真的",蒂博(Thibaut)說,其實不會。蒂博是"學員咖啡館"的服務生。這也難怪,在上海的法國生活和在法國的連接得天衣無縫。

作者:ARD 編譯:邱璧輝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