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沒有狂歡節的科隆會怎樣?

2002年11月13日

11月11日11點11分,德國科隆的「瘋子」們(Jekken)又開始大醉酩酊、手舞足蹈地迎來一年中的第五個季節。「科隆如果少了狂歡節,那就像奶油麵包少了奶油,女人少了胸脯。」

https://p.dw.com/p/2pVF
幾桶啤酒下肚,滿世界都成了朋友圖片來源: AP

一年一度的狂歡節於本周一十一點十一分正式上場。

隨著」阿拉夫「,」黑老「的高呼聲,裝扮得千奇百怪的科隆人和杜塞道夫人開始慶祝。其它狂歡節地區的人們也又唱又晃地迎接一年第五季的到來。

這所謂的一年第五季,從每年11月11日11點11分開始,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灰燼星期三」才結束,這一天算是向冬天正式告別。至於這個季節到底是怎麼回事,連科隆人也說不清。

反正是狂歡要緊,而科隆無疑是萊茵河沿岸慶祝狂歡節的重鎮。

大大咧咧的科隆人說起狂歡節的重要性時還帶三分醉意:「科隆如果少了狂歡節,那就像奶油麵包少了奶油,女人少了胸脯。」

狂歡節到底是怎麼回事,有個人還能解釋清楚,他就是艾德坦德斯基。 三年前他放棄了拉丁文和歷史課的教鞭,開始當城市導游為生。當然導游科隆重點之一就是狂歡節:

艾先生介紹,說白了狂歡節就是打破所有的規矩。如果你在狂歡節上公家機關辦事就得落空。這段期間只有少數人員留守。大家都上街慶祝去了。

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儘管在科隆對於狂歡節的歷史是否追溯到羅馬時代還有所爭議。不過它的傳統是無疑的,因為市內各地可見歷史遺跡。

雖然狂歡節正式開始是在11月11日,但是到狂歡節真正啟動,還要等上一陣子。最遲等到「女人狂歡夜」那一天,節日就進入高潮。張牙舞爪的女人們在當天11點11分沖進市政廳,佔領市政府。艾先生提醒男人們在此時要特別注意一件事:

女性在當天可隨意剪男性領帶。因領帶是雄性的標誌。很多男性也助興,索性戴上舊領帶,讓女性剪個過癮。

玩樂,跳舞,-在玫瑰星期一擁擠的人群裡,大家都想要感受狂歡的氣氛。每年都有超過一百萬的民眾對著穿梭在科隆大街小巷的遊行舞群和花車歡呼。在科隆的酒館裡直至深夜還能見到人們在慶祝。第二天也能再接著撒野一天。但最遲到星期三,在萊茵河沿岸所有慶祝活動就結束。

不過這只是暫時,因為今年狂歡節的結束就是明年狂歡節的開始。如果明年你不想錯過這場盛會,請記住艾德坦德斯基的狂歡節箴言:

別忘了大喊阿拉夫!要一連喊三次。如果你進到酒館以此打招呼,人家就知道你是咱們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