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Nahost EU

Christoph Hasselbach 2009年1月7日

加薩戰爭仍在繼續。歐盟開始了自己的調解使命-但卻各自為政。這種做法能夠達到調解的目的嗎?德國之聲記者Christoph Hasselbach評論如下:

https://p.dw.com/p/GSZg
歐盟該在以巴衝突上亮出什麼旗幟?圖片來源: AP/DW

到底誰在中東問題上代表歐盟說話?是以捷克外交部長施瓦辛貝格為首的歐盟代表團,還是以地中海聯盟主席身份前往中東的前歐盟輪值主席薩科奇?

從形式上看,歐盟代表團起著決定性作用。按照布魯塞爾官方的說法,施瓦辛貝格與薩科奇並不矛盾,雙方起著互補的作用。歐盟委員會發言人阿爾塔法伊對此做了簡明扼要的說明,即歐盟歡迎任何人做出的有利於中東和平的努力,只要這個人能夠向衝突雙方準確傳遞歐盟的訊息。

但這僅僅是官方的說法而已。實際上,歐盟給人留下了一個非常難堪的不團結形象。一方面,捷克是一個弱勢的輪值主席國。它在歐盟的許多問題上與其它歐盟國家有分歧。作為輪值主席國,捷克應該起到領導作用。但它沒有這個能力,也不願意扮演領導角色。另一方面,法國總統薩科奇非常自信而又雄心勃勃。他恨不得延期他的輪值主席角色。他願意也能夠領導,但又不被允許。

特別暴料的是法國外交部長庫施納。他在調解中東衝突問題上不屬於薩科奇的團隊,而是捷克外長施瓦辛貝格領導下的歐盟代表團的成員。所謂的暴料正在這裡:庫施納與施瓦辛貝格對中東衝突的看法截然相反。施瓦辛貝格認為以色列有自衛的權利,而庫施納則認為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有過激之嫌。

德國政府也派遣了特別專員前往中東地區,以便能夠更加準確地瞭解該地區的局勢。

儘管各有各的理由,但如果歐盟用如此不同的方式去調解中東衝突的話,最後會一無所獲是不奇怪的。人們只要看一看以色列政府的反應便可知曉-它顯得對歐洲人的調解努力很不重視。

本來,這正是歐盟在中東問題上發揮作用的絕好時機。因為布希政府的中東政策徹底失敗,而新總統歐巴馬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調整他的外交政策。

薩科奇希望歐盟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在外交上有所作為,以便和美國分庭抗禮,特別在中東問題上。可惜通過自己的愚蠢舉動,薩科奇使歐盟再次喪失了這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