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東協峰會對緬甸問題難統一

Claudia Sarre2007年11月23日

在是否要制裁緬甸軍政府的問題上,歐盟與東南亞國協未能達成一致。歐盟加強了對緬甸的制裁措施,而東協卻拒絕制裁緬甸。雙方僅在共同聲明中呼籲緬甸政府釋放政治犯。德國之聲就周四的歐盟東協國家首腦會晤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CSMc
兩盟圖片來源: DW

國際社會給緬甸軍政府施加了越來越大的壓力。本周四,新加坡東南亞國協高峰會議的最後一天,歐盟代表以及東協國家首腦再次舉行會晤。緬甸發生的人權侵犯事件是會晤的主要議題之一。會議至少在一點上達成了共識,即呼籲緬甸軍政府釋放所有在押政治犯。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索說:「在人權問題上我們取得了相近的看法,我們支持緬甸的民族和解。」

但在制裁緬甸的問題上歐盟代表與東協國家首腦未能達成一致。歐盟委員費雷羅-瓦爾德納表示,歐盟對緬甸的經濟援助是與緬甸的民主進程掛鉤的。歐盟不放棄它對緬甸實行的制裁,即禁止從緬甸進口木材,金屬,礦物及寶石,「這是一個明確而聰明的制裁措施。這一制裁僅僅針對軍政府。因為軍政府是這幾項交易中的獲利者。緬甸的老百姓十分貧窮。而我們是為緬甸老百姓的利益服務的。我們設法幫助他們解決住房問題,並對他們進行職業培訓。」

而東協國家仍舊拒絕對緬甸採取制裁措施。在對緬甸政府的意願做出退讓,拒絕聯合國特使甘巴裡出席高峰會議之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令人驚訝地做出明確的表態,呼籲緬甸政府推動民族和解,「民族和解的意思是與翁山蘇姬及她領導的政黨進行對話,釋放所有的政治犯,包括解除對翁山蘇姬的軟禁。民族和解也意味著向民主化的和平過渡及停止對人民的經濟剝削。很清楚,要達到這一目標有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至少大多數東協國家首腦是這麼認為的。緬甸政府做出聲明,要繼續推進七點民主路線計劃。」

並非所有東協國家都贊同李顯龍的觀點。政治觀察家認為,這是這個國家共同體的根本問題,即成員國的政治體制及宗教信仰過於不同。菲律賓女總統阿羅約則不斷強調解除對翁山蘇姬的軟禁對緬甸來說是多麼重要,「我要清楚地表明,我們讚揚東協所取得的成果。但我們對緬甸人權局勢的發展表示擔憂。我們特別譴責緬甸政府對翁山蘇姬的做法。我們要求給翁山蘇姬以自由。」

除了緬甸問題外,氣候變化及加強經濟合作也是本屆歐盟-東協高峰會議的主要議題。兩個國家集團半年前開始考慮成立一個共同的自由貿易區,但目前這方面的進展緩慢。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