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暗影籠罩歐巴馬

2012年11月19日

周日起,東協峰會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德媒普遍指出,中國同多個鄰國之間的主權爭議繼續為此次峰會蒙上陰影,而美國總統歐巴馬親臨會場以及對泰、緬兩國的訪問均被認為大有同中國競爭的意味。

https://p.dw.com/p/16lgL
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在一篇評論文章中指出,同中國的島嶼之爭拖累峰會,亞洲內部已出現是否應在各國之間設置「熱線」電話以避免事態失控、爆發武裝衝突的考慮。美國同前蘇聯之間曾設置這樣的「熱線」。雖然,東南亞地區的局勢還遠未達到當年「古巴危機」的程度,但東協秘書長素林‧披素旺依然對印尼提出的相關建議表示了支持。《法蘭克福匯報》就此寫道:

「中國主要同菲律賓和越南圍繞帕拉塞爾群島(Paracels,中國稱『西沙群島』)和斯普拉特利群島(Spratlys,中國稱『南沙群島』 )的主權發生爭議,這兩個群島海域被認為擁有巨大油氣資源。素林秘書長上周日(11月18日)信誓旦旦表示,東協和中國之間在計劃了10年的海上行為準則問題上有可能達成一致。他稱,雖存在分歧,但它們是可以『控制的』。不過,柬埔寨外長後來只是證實,各方願意繼續目前的機制,並達成共識,不使問題進一步『國際化』。……

ASEAN plus drei Gipfel
圖片來源: Reuters

「然而,尤其是關於南中國海的爭議涉及全球利益,因為,它們也是美中之間不斷增長的競爭態勢的反映。因此,本周二舉行的東協與其最重要夥伴之間的東亞峰會可謂正得其時。除將要辭職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外,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將與會。歐巴馬首先於周日訪問了泰國……,本周一,他訪問緬甸並繼續前往柬埔寨。引人注意的是,這三個國家都被認為是中國在相關地區的朋友。而美國政府則一再保證說,『轉向』東南亞的政策並不意味著一種對抗中國的政策。」

北京意味

《新蘇黎世報》在國際版上以「歐巴馬給東南亞以份量」為題分析他對菲律賓和緬甸的訪問,強調了此次訪問的「北京意味」:

「一個軍事同盟將曼谷和華盛頓連接起來,這一聯盟起始於冷戰和印度支那的大動蕩時期。1962年,美國宣誓,保衛泰國不受共產主義侵略者的蹂躪。兩國間的安全政策合作在上周(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來訪時得以更新並在品質上得到提升。

「在一份聲明中,美國承諾在亞太地區『長期存在』。雖然在泰王國仍不會駐扎美軍,但雙邊聯合軍演有可能增加。一年前,歐巴馬宣佈,亞洲將更多地進入他的外交政策的中心。泰國政府目前正作出努力,不觸怒自己的最重要貿易夥伴中國。……

USA Burma Myanmar Präsident Barack Obama in Rangun
歐巴馬訪緬,受到民眾歡迎圖片來源: dapd

「從各種角度看,這位美國總統在緬甸踏上的都是一塊新疆土。經歷了半世紀的軍政府統治後,由前軍政府將領吳登盛啟動的改革進程導致緬甸迅速接近華盛頓,並因而同中國這個在此之前都是最密切的夥伴之間拉開了距離。」

摘編:凝煉
責編:石濤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