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歷史

是拆還是留?柏林慰安婦紀念像之爭

文山
2020年10月14日

9月底,旅德韓國人協會在柏林市中心設立了一座紀念二戰期間被日軍強征的韓國慰安婦的雕像。但是,日本大使館很快就向德國外交部、柏林州政府施壓,要求拆除這座雕像。所有的壓力最終都匯集到了柏林米特區區長的身上。

https://p.dw.com/p/3jvNq
Deutschland Friedensstatue in Berlin-Moabit
雕像的正式名稱為「和平雕像」。慰安婦身旁的空椅子,代表未能在戰爭中倖存的受害者圖片來源: Bernd von Jutrczenka/dpa/picture-alliance

慰安婦雕像拆不拆?柏林屢屢改主意

(德國之聲中文網) 米特區(Berlin-Mitte)區長馮‧達塞爾(Stephan von Dassel)周二 (10月13日)宣佈,暫時不拆除9月28日剛剛設立的慰安婦紀念雕像。而在幾天前,同樣是這位綠黨籍的區長下令,慰安婦雕像必須在周三(10月14日)拆除。

根據《日報》以及《柏林報》的調查,紀念雕像設立前後,日本駐柏林大使館、日本外交部一直在向德國外交部以及柏林州政府施壓,後者則將壓力轉嫁給米特區區長馮‧達塞爾,要求他"盡快拆除雕像",以避免德國與日本之間發生外交摩擦。

儘管馮‧達塞爾來自主張藝術創作自由、主張清算全球殖民歷史的德國綠黨,他卻一度決定屈從於要求拆除雕像的高層壓力。馮‧達塞爾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解釋了為何區政府在頒發了雕像興建許可後又予以收回的決定,他強調:"作為區政府,必須避免在別國的爭端中站隊,尤其是這一爭端涉及歷史問題時。"

區政府兩度轉向

韓國人協會今年4月申請雕像興建許可時,曾經明確告知區政府,此前在德國南部城市雷根斯堡設立類似雕像時,曾經引發一些抗議,但是米特區政府依然允許在柏林市中心設立雕像。區政府對《柏林報》一度表示,這是因為區政府"受到了誤導",發放許可時"不知道這會導致德國捲入日韓之間不斷發酵的政治紛爭之中"。

同樣在不斷發酵的還有圍繞柏林這座雕像的爭議。周二(10月13日)下午,近三百名示威者聚集在雕像周圍,抗議米特區政府的拆除決定。令人意外的是,下令拆除雕像的區長馮‧達塞爾本人也來到了示威現場。起初他戴著口罩,沒有被人認出身份。在聆聽了示威者發言後,他亮明了身份,接過了話筒,對公眾表示:"這些天,我學到了許多有關'慰安婦'以及日韓爭端的知識。"示威者則向區長當場遞交了一份要求保留慰安婦紀念雕像的請願書,這份請願書已經徵集到了近2000人簽名。

Deutschland Berlin Demonstration Trostfrauen
10月13日示威活動現場圖片來源: Luisa von Richthofen/DW

旅德韓國人協會已經向法院提交了對雕像進行司法保護的緊急申請,米特區綠黨分部內也有許多人對區長馮‧達塞爾的拆除決定表示不滿,甚至此前向區政府施壓的柏林市政府,現在也轉而抨擊馮‧達塞爾。重重壓力之下,這位區長再次做出了轉向。馮‧達塞爾對旅德韓國人協會紀念戰爭時期性暴力受害者的努力表示了感謝,並且表示區政府決定暫緩拆除雕像:"我們不再堅持原有的拆除決定,而是將利用這段暫緩時間來考慮:我們之前的權衡是否正確?"他同時也承認,區政府的下一步決定必須要和柏林市政府以及德國外交部進行協商。

德國外交部的角色?

《日報》記者曾經向德國外交部發出問詢函,想瞭解拆除慰安婦雕像的決定是否由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本人做出。但是德國外交部對這一問詢既不承認也不否認。旅德韓國人協會則對《柏林報》強調,他們的不滿情緒並不指向重重壓力之下的區長馮‧達塞爾,而是針對一路黑箱運作的德國外交部以及柏林市政府。

二戰期間,日本軍方從被佔領的韓國、中國等地強徵了20多萬女性充當所謂"慰安婦"(軍妓),部分當年的受害者目前仍在世。日本政府至今沒有完全反省這段歷史,並且時常對設立慰安婦紀念碑的其他國家進行施壓。2017年設立在德國雷根斯堡市的慰安婦雕像,就在日本駐德大使館的壓力下,被迫移除了雕像旁的說明文字。2018年,美國三藩市市拒絕移除慰安婦紀念雕像,甚至遭到了大阪市解除友好城市關係之"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