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日本重啟核電站

2012年7月5日

在關閉所有核電站幾個月後,日本重新啟動一座核電站。當地的反核運動日益壯大,但能源政策出現根本性轉變的機會依然渺茫。

https://p.dw.com/p/15Ra8
大飯(Ohi)核電站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關閉所有50座核電站幾個月後,日本首次重新啟動了一座核反應堆,這一事件凸顯福島核災難之後日本能源政策的尷尬處境。一方面,日本中部大飯(Ohi)核電站第3和第4號機組被認為足夠安全,可以重新並網發電,而另一方面,根據相關部門的說法,其他核電站將在今年夏末新的核能監管機構成立之後才能得到重新營運的批准。值得注意的是,新的監管機構將不再像從前那樣隸屬於經濟部。

大飯核電站的所有者是電力巨頭日本關西電力公司(KEPCO),電能輸送覆蓋大阪及周邊地區。野田佳彥首相(Yoshihiko Noda)領導的內閣同意重啟核電站是為了保障盛夏季節的電力供應。

反對意見高漲

對這一決策持批評意見的人士指出,應對災難事故發生的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相關地區的負責人紛紛抱怨稱,儘管在全國範圍內,核電站周邊疏散區範圍已經擴大到30公里,但幾乎所有核電站所在地都缺乏通往外部的公路干線,以及放射性探測儀和醫療設備。

Protest gegen Atomkraft in Japan
日本民眾集會反對核電圖片來源: Reuters

與此同時,日本民眾的反核情緒正在高漲。《朝日新聞》評論員協阪紀行(Noriyuki Wakisaka)估計,大約70%到80%的日本人反對核能發電。6月底,數千民眾在東京首相官邸前舉行示威活動,抗議重新啟動核電站。脇阪紀行對德國之聲表示,"現在日本也出現了類似德國的'憤民'(Wutbürger),不過還沒有政黨在政治層面上代表這種聲音。但是不滿情緒正在上升,舉行抗議活動的是年輕人,但並不帶有意識形態色彩"。

三種可能方案

協阪紀行不願意斷言日本未來的能源政策走向。他認為,野田佳彥在能源政策轉變方面的態度並不堅決,更為傾向於保護能源供應商的利益,這與其前任菅直人(Naoto Kan)有很大的不同。野田內閣將在今年夏天提出三種可能方案,以確定在2030年之前核電在日本發電總量中究竟佔據多少比重:完全退出核電,核電佔15%,或者核電佔20%到25%。日本社會將為此展開一場廣泛的討論,以做出最後決定。

Premierminister Noda Japan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圖片來源: dapd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都將是某種程度上的政策轉變。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日本問題專家蒂滕(Markus Tidten)提醒人們注意,日本政治人物迄今為止在核電問題上的口吻已經有所變化:"日本政府不再談退出核能,而是擺脫對於核電的依賴"。蒂滕估計,從中期而言,核電將佔日本發電總量的20%左右。而在福島核災難發生之前,這一數字接近33%。

東京電力(TEPCO)國有化

過去幾周內,日本大型能源供應商和核電站營運方的股東大會也都否決了"退出核能"的要求。蒂滕對此做出的總結是,在大約50個核電站關閉的幾個月時間裡,人們確信"要引入額外的石化能源以保障日本工業繼續正常運行,必須耗費巨額資金。這是一筆非常昂貴的買賣。"

福島核災難所造成的損失也同樣慘重。為了向受輻射地區的數萬民眾提供賠償,同時又避免東京電力公司破產倒閉,日本政府成為了東電的最大股東。到現在為止,政府已經向這個永遠與福島核災難聯繫在一起的公司注資約合250億歐元。

Erdbeben in Japan, Kashiwazaki
柏崎(Kashiwakazi)2007年曾發生6.8級地震圖片來源: AP

艱苦的能源轉型

日本問題專家蒂滕認為,東電公司實際上的國有化"也有一些緩和內政的意味"。這樣的話,再次啟動核電站的時候,問題就會變得簡單一些,"如果民眾知道,現在不是哪個只想賺錢的經濟財團在做這些事情,而是我的政府"。

東電公司希望無論如何都要重啟核反應堆,當然不是在福島,而是在西北海岸地區的柏崎刈羽(Kashiwakazi-Kariwa)。儘管從7月1日開始,太陽能發電的入網補貼將提高為每千瓦時42歐分,日本的能源轉型還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作者:Hans Spross 編譯:石濤

責編:達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