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日本福島附近海域放射性物質劇增

2011年3月26日

日本發生地震和海嘯2周後,福島核電站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仍在繼續擴散。福島核電站廢墟附近的海水放射性物質急劇增加。目前,受災地區的降雪天氣影響了搶救工作的進行。

https://p.dw.com/p/10hwj
福島核電站監控室恢復照明圖片來源: AP

海水中放射性物質嚴重超標

福島核電站附近海域的放射性污染值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據日本核能安全監督機構公佈的消息,周六,核電站附近海水中的放射性碘- 131 的含量已經超標1250倍。在此之前,在距核反應堆330米處取樣檢驗的結果僅超標100倍。福島核電站的經營者承認,很可能是核電站含有放射性元素的水流入了大海所致。

東京政府一位發言人表示,核廢墟的情況不會繼續惡化。但是現在還難以預見核危機何時能夠結束。周六的搶救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2號反應堆監控室內的照明系統重新得到恢復,之後全部恢復了3個監控室的照明。

海水冷卻存在風險

搶救人員嘗試通過高壓清除多個機組中溢出的受放射性元素污染的水,然後再繼續對冷卻系統的電路進行布線。2周前被地震和海嘯毀壞的4個機組中溢出了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水。據估計,至少一個反應堆的殼體損壞。

周六,1至3號反應堆再次被注水冷卻,以阻止溫度過高帶來的危險。據日本NHK電視台的報導,由於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危險極大,因此灑水冷卻工作從距離反應堆較遠的地方進行。向核反應堆噴灑的水既有海水,也有淡水。因為含鹽的海水化成蒸汽後會留下一層鹽殼。美國的專家尤其擔心燃燒棒被裹上一層鹽殼。

福島核電站的1至4號反應堆都溢出含有高度放射性元素的水。顯然這些水不是來自反應堆就是來自燃燒過的核廢料冷卻池。福島核電站1號機組受放射性污染的水中經檢測含有大量銫-137元素。根據日本核安全管理機構周六公佈的一項水樣分析結果,受放射性污染的水中共含有八種放射性物質。

輻射給人體帶來長期損害

如果銫-137元素被人體吸收,將破壞骨骼中的鈣。核放射性元素銫-137元素的半衰期為30年,因此將給人體造成長期傷害。 據專家們說,放射性物質在水中會很快溶解,因此不會對動植物造成直接威脅。自從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以來,已經有17名工人受到放射性污染。其中只有受到超過100毫西弗的輻射才受到重視。而這一劑量是核電站工人全年最大輻射量的上限。

此外,日本勞工部已將核電站員工的年輻射量上限提高到了250 毫西弗。核電站3 號機組的兩名工人因沒有穿防護靴受到2千至6000毫西弗的輻射 。周六,降雪和零度以下的嚴寒防礙了日本東北部島嶼本州災區的清理工作。一名倖存者和他的妻子返回了被毀壞的家中。他對記者說: "天氣太冷,我們什麼也幹不 了。"

作者:德新社 翻譯: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