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新華社提「三個一分鐘」專家:二十大前擁習

2022年9月5日

新華社社長傅華日前撰文提出「一分鐘都不離開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視野」等「三個一分鐘」論調,強調新華社必須讓習思想成為「時代最強音」、「打贏輿論鬥爭每一場戰役」。有專家指,官媒高調擁習是在二十大前釋放信號。

https://p.dw.com/p/4GPu9
有人猜測,習近平連任是否遇到阻礙,官媒才要如此高調宣傳,但專家認為目前習的權力依然穩固。
有人猜測,習近平連任是否遇到阻礙,官媒才要如此高調宣傳,但專家認為目前習的權力依然穩固。圖片來源: Illegitime Defens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官媒新華社社長傅華上週五(9月2日)於《中國網信》雜誌署名發佈文章,稱新華社必須持續加強宣傳習思想,「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並提出所謂「三個一分鐘」——要做到「一分鐘都不站在黨的隊伍之外,一分鐘都不偏離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一分鐘都不離開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視野。」

傅華稱,無論新聞生態如何變化,「黨管互聯網的政治原則不能動搖」,並明指在二十大前,中國新聞媒體「做好習近平總書記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報導,意義更加重大」。

傅華在文章中表示,新華社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重鎮,一直深入學習習近平「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努力建成國際一流新型全媒體機構」,並讚譽習近平自十八大以來一系列的網信政策,「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治網之道。」

文章強調,緊抓輿論與意識形態戰場的重要性。傅華表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同時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並指控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輿論攻擊。今年以來,中國又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新冠疫情衝擊

傅華稱,面對國際「攻擊抹黑」,新華社「加強海外社交媒體平台帳號建設,帳號總粉絲量超過2.8億,多名對外傳播『網紅記者』賬號粉絲量突破百萬」,為的是讓國際輿論場的「中國音量」不斷放大。

專家:體現中國「表態政治」

中共二十大預計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料將尋求史無前例的第三任期。二十大即將登場,傅華此舉被視為效忠表態,也有人猜測,習近平連任是否遇到阻礙,官媒才要如此高調宣傳。

針對傅華擁習的「三個一分鐘」之說,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王信賢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傅華的言論聽來像「低級紅」,但有時候這些擁護習近平的言論,「不一定是講給民眾聽,而是講給黨內聽、講給習聽。釋放訊號說:對習是擁戴的。」

王信賢認為,接下來中國「宣傳系統應該在最近會陸陸續續讓各省、各系統去表態」,這也符合中國的「表態政治」。

王信賢指,官媒社長高調表態擁習並不代表習近平權力不穩。相反地,從現狀觀察,習近平的權力依然穩固,也未出現他的挑戰者。他表示,官媒擁習表態在過去幾次的重大事件時,也有前例可循。例如:2018年習近平廢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習近平上台後,對中共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的查處;十九大之前,習近平對中共政治局委員、重慶前市委書記孫政才的查處,「幾個重大事件地方,中央各系統都相繼表態」。

王信賢告訴德國之聲,二十大之前地方應會相繼表態,支持、擁護習近平。值得觀察的是,「中央給出一個類似通稿的東西出來,地方什麼時候會跟進?多久會跟進?內容是什麼?」在中國「表態政治」之下,傅華的捧習論調不只是在二十大之前釋放信號,接下來地方會如何反應更是觀察中國地方與中央關係的指標之一。

新一代中共強人:習近平的崛起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